在去年实现首次盈利后,归创通桥(02190.HK)今年上半年业绩继续维持增长。
根据归创通桥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31.7%;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76%。
作为介入耗材厂商,归创通桥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这两大类产品。得益于中标集采后带来的销量增加,公司介入产品在医院的渗透率持续在提高。2025年上半年,神经血管介入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0%;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加46.2%。
在归创通桥业绩交流会上,公司管理层表示,集采政策持续优化,降价呈现温和趋势。“公司从2020年12月开始有产品参与集采,到目前为止,取得的业绩还是不错,在应对集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国的神经血管介入市场,进口品牌占比80%;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进口品牌占比也高达85%,预计未来国产替代趋势不会改变,公司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为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医保局近日已正式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医保按病种付费是指通过对疾病诊疗进行分组或折算分值,实行医保对医疗机构的“打包付费”。该政策对介入手术影响多大?
对此,归创通桥管理层表示,大家担心政策对手术量的影响,公司看到的增速还是比较可观的,DRG(按病组付费)2.0对于定价更规范和合理,集采价格落地后,医生也能够使用各种产品组合更好地治疗患者。
除了发展国内市场外,归创通桥目前也在拓展国际市场。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际业务实现收入1570万元,同比增长36.9%,主要来自欧洲和亚洲地区,公司在27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合计销售22款产品。
MarketsandMarkets和Grand View Research等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外周介入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约12%至15%;全球神经介入市场规模约7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约15%至20%。
“拓展海外市场是医疗器械厂商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预计2027年海外收入占比约20%至30%。”归创通桥管理层表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海外发展战略,公司更希望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商业化能力,可以凭借优秀产品提升公司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口碑。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提议,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
沪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上升至18.13亿港元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5半年度分红方案,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超过百亿。
如何在寒冬中更好地生存,是中国葡萄酒企业家们必须思考与面对的课题。
集采是治理价格虚高的有效途径。近期,第11批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