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北京站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大楼演播厅圆满举办。近百名青少年与家长齐聚一堂,在专家讲解与互动体验中共同探索气候变化的真相与应对之道。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专家启蒙:探寻气候变化的奥秘
活动在中国天气碳中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蕊的培训课《敢做气候担当,守护地球朋友》中拉开帷幕。老师借助生动的比喻和权威数据,阐释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及其影响——例如二氧化碳如何像“隐形羽绒服”一样让地球升温。
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气候变化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希望看到怎样的改变”等提问中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减碳”成为了课堂里的热词。一名同学表示:“我以后要当环保小达人,把低碳生活带回家。”
在“减碳进行时”环节,环境教育专家郝若菁老师通过浅显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认识“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从食物生产、运输、消费到废弃,一步步解析碳排放的由来。原本抽象的概念被拆解成贴近生活的案例,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分组扮演“小小研究员”,学习从定性到定量的低碳行为分析方法。北京市三帆中学的姜昕言同学现场分享了其在“美境行动”中的获奖课题——“低碳驾驶”实践案例,为同龄人带来启发。
趣味体验:气候知识“活”起来
理论结合实践,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趣味互动环节中,孩子们借助“小小天气播报员”体验,利用虚拟演播系统模拟天气预报录制,亲身体验气象主播的工作;而在“定格生日天气”环节,孩子们通过查询生日当天的历史天气,生成个性化虚拟天气合影,留下独特纪念。这些互动不仅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气候变化与每个人日常的紧密关联。
此次倡导活动不仅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绿色种子,更通过他们的笑脸与发言,展现出新时代少年对地球未来的关切与行动力。据悉,“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将继续在全国搭建实践平台,助力更多孩子成为绿色未来的建设者与守护人。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近期,美的集团有多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解除限售。
据世卫估计,在2030年至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每年额外增加25万人死亡。
7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普陀区委网信委共同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成果交流活动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