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一财经研究院撰写的《新质之力:上海专精特新“小巨人”》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并正式出版。
第一财经研究院历时两年时间,聚焦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上海力量,展现“小巨人”创业者们的精彩故事。本书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与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成书过程得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文为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于舰为本书撰写的后记。
——
2024年“十一”假期前一天收到这本书厚厚的样稿,满是惊喜。
上海是一个可以去探寻无限可能的城市:这里有无数可爱的人,有跃动的思想,有执着的精神,有让创新创业者成长的沃土环境。也正因为这一切,上海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有魅力的城市之一,很多人来到这里成就他们的梦想,定居下来生活——这也是我们在做“专精特新小巨人”调研项目时的深刻感受。
据2024年数据统计,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2480.2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496.77万人,有近1000万人为非户籍人口。这座城市吸引人的魅力来自哪里?在我们这次始于2022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调研中,可以看见由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人写就的上海城市精神。这近乎可以形成上海这座城市的产业文化与文明。
很多创业者都会在谈论自己企业取得的诸多成绩和成长历程时,发自内心地说一句话: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才有可能去做想做的事,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是的,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个城市里也充满着培育一切可能性的空气,有梦想就可以大胆去实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万千创业者带出了万千个细分业态。在我们的走访案例中,很多创业者的创业初心恰恰是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偶然发现现实需求的一次机缘巧合点燃了心中的创业梦想。梦想是美妙的。能够梦想成真是幸福的。这一代创业者与改革开放之初的那一代创业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创业。
截至2024年11月的数据,上海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国家提出要发展专精特新的时间是2015年。10年时间,整个社会有了关注这个群体的热情和动力,这是一件好事,引导产业价值取向变得更加务实。
我们正式开始一家一家企业走访的时候,全球经济正处在刚刚经历一场重大疫情冲击后的修复期。人们都说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看不出谁最有实力,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显出韧性。我们调研的上海这些小巨人企业都凭借着它们在产业链上的不可或缺性成为这一轮经济周期中的强者。有的企业创始人告诉我们,虽然订单量的确暂时降低了,但是并没有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实质性影响。这也让我们更加确信,经济向实发展的重要性,科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韧性支持力量。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向那些为本课题项目推进提供建议的每一位评审专家,向项目合作伙伴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向参与我们这一季企业调研的各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访创始人、共同奋斗过的同事和朋友们表示由衷感谢。向大力支持我们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表示感谢。正是大家洒下了汗水、倾注了温暖、付出了智慧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版。在此,一并感谢本书的其他两位作者,分别是何啸、刘慧雯。
我热爱曾经在一起奋斗过的日子,也期待在未来路上我们还能有一次又一次的美好相逢,共同去做更多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有幸记述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创业者们,看见上海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开放与包容。现在与未来,还有很多可以书写。
——
文 | 于舰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去年广州所有新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77.8%。
时代需要专精特新的精神,因为他们不仅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将发布;深市首批中报将披露;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举行;下周将有2只新股发行。
2025年7月15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1.13,较7月8日上升了0.02。
作为上海市重点智库机构,我们想去了解自身所处的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在全球化舞台上有着怎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