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此次零碳峰会“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的主题下,您认为智慧创新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带来哪些关键突破?结合您的实践和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A:远景天天和风、光、数据打交道,干的事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用比特(数字技术)管瓦特(能源),给地球开一张“绿色处方”。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时代中——智慧创新和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正在让“双碳”目标从口号变成现实。分享几个我们正在突破的“关卡”:
1. 电网变“聪明”:让绿电不再“任性”
风光发电像“看天吃饭”的孩子,阴天没光、无风断电?很多年之前,风光被很多人诟病为垃圾电,也就是这个原因。但在我们眼里看来,所谓的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电怎么可能是垃圾呢?
2. 零碳产业园:绿色工业的“乐高积木”
产业园曾是碳排放大户,我们从大户出发,先解决主要矛盾,提出了零碳产业园计划。
3. 千行百业“脱碳术”:连咖啡杯都在减碳!
减碳不是牺牲体验,而是让低碳变酷、变省钱:
结语:给地球的“中和”方程式
技术是桨,绿色是帆。在远景眼中,“双碳”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融合题:
当每一度电都有AI灵魂,每一件商品都有零碳基因,“中和”二字就藏在技术与自然的握手言和里。
2025零碳峰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举办。以“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为主题,由第一财经与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携手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探绿色转型的破局之道。
▽扫码报名参会▽
智慧创新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双碳”目标从美好愿景走向现实落地的核心动力。这不仅代表着一场技术革命,更标志着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正在推动能源系统从传统的线性供应向灵活、低碳、高效的智能网络转型。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深刻揭示了实现碳中和的核心理念:以智慧创新为引擎,驱动绿色能源革命,最终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和状态。
在德基广场改造项目中,天加采用了OPTSEEK智慧物联数据平台,实现了旧改机房全年运行能效比5.6,节能率75%的成绩。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正掀起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浪潮: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能源体系向低碳化全面转型,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立足各地实际培育绿色新动能,不仅推动经济社会迈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更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与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