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香菇之乡10万菇农增收探秘|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28 09:38:36

作者:陈益刊    责编:胥会云

数智化助推菇农扩产增收,专业化培训带动菇农增收

“在我们随县种香菇,你基本不会亏本。因为它的气候很适宜香菇生长,当地种植技术底蕴深厚,全产业链配套成熟,香菇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来说产生的效益非常高,亩产能达到五六万元。”

8月27日,随县军成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汤成在湖北省随州市香菇博览馆对第一财经记者如是说。

湖北随县是著名的“中国香菇之乡”“花菇之乡”。全县有10万菇农从事香菇种植,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汤成作为返乡创业青年,2020年投资千万建设的香菇基地,年销售菌棒300万棒,年种植香菇92万棒,年产值已经突破2000万元,是当地比较大的香菇种植基地。

尽管香菇种植是一个传统的产业,但随县菇农们借助智能化技术、工业设备和当地技能培训等,使得香菇种植更加高效专业,菇农们收入持续上涨。

香菇的生长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且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高,因此种植香菇需要频繁地照料。

汤成表示,以前2个人管理2万菌棒非常吃力,但在现代化标准大棚里,2个人可以轻松管理90万菌棒。因为现代化标准大棚的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当菌棒里面的温控设备显示温度超过28度时,系统会自动喷淋来物理降温,温度降低到一个设定值后就会自动关闭喷淋。

“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操作,比如我在家里,感觉温度适宜的话,就可以手机上操控让大棚掀开。香菇烘烤也是采用自动化设备完成,不仅高效而且品相好,这就使得香菇卖的价格比其他人多两元。”汤成说。

为了推广数智化种植香菇,随县出资打造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智化香菇种植基地,给予免三年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菇农在基地中种植香菇。

汤成表示,由于数智化种植香菇成效明显,且香菇品质好,该镇的菇农们也开始复制这一模式,人均管理菌棒数量呈几何倍数提升,这也使得随县香菇产值不断增长。

根据随县官方数据,随着2022年后智能化大棚普及,当地每袋香菇增收8元,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促进行业收入多元化。2021年至2024年,随县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万元增至2.8万元,深加工企业带动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与香菇种植数智化同步推进的,是对当地对菇农进行专业培训。为了推动菇农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菇”,随县人社局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为目标,构建起"理论+实践+认证"的全链条培育体系。自2023年实施"擦亮香菇种植工"三年行动以来,累计开展定向培训210余期,培训超1.2万人次,将传统菇农锻造成掌握智能温控、四季出菇等20余项现代技术的产业工人。

马孝松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前自己在建筑行业工作,但这几年建筑业低迷,自己就回乡免费参加了香菇种植工技能培训,然后自己投资种植香菇,随县提供了5000元返乡创业补贴和贴息贷款,而且培训老师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去年他种植了1万袋菌棒,今年扩大到3万袋,加上养鸡、种庄稼等,收入跟以前在外打工差不多,但可以照顾家人。

随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随县香菇种植工”培训老师杨守波告诉第一财经,“随县香菇种植工”是湖北省的重点劳务品牌之一,培训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让菇农从传统经验型种菇向现代科学型种菇转变,提升种植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种植效益。

杨守波表示,近三年跟踪显示,参训菇农普遍实现亩均增产10%-20%,因品质提升,销售均价提高约15%,综合效益显著增加。

“随县万福店农场三口堰村四组学员吴忠等,返乡创业种植香菇,第一年效果很不理想,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通过参加‘随县香菇种植工’培训,系统性理论学习与实操相结合,第二年种植1万棒就创造收入9.6万元,相比没参加培训前提升超15%,优质花菇比例提高30%,因病虫害减少,成本下降约10%,年纯收入因此增加近2万元。”杨守波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