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堂食为主,外卖是锦上添花。”近日,“徽菜第一股”小菜园(HK.00999)董事长汪书高在安徽铜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小菜园今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3.82亿元,同比增长35.7%。
小菜园成立于2013年,起源于安徽铜陵的一个小饭店,逐步发展为全国性连锁中式餐饮品牌,人均客单价57元左右,全国门店数量超600家,已于2024年12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
财报显示,支撑业绩增长的主要是堂食和外卖业务,而堂食和外卖业务贡献的收入比例大约为6:4。汪书高表示,公司不依赖外卖做增长,聚焦把堂食做好,希望未来堂食与外卖的营收比例控制在6.5:3.5。
第一财经记者在汪书高的办公室看见,其中一面墙上记录着满满当当的数据,每家新开的门店每天都会分别记录堂食和外卖的订单量。
小菜园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同店日均销售额从上年同期的2.8万元下滑至2.5万元,人均客单价也从60.4元下降至57.1元,翻台率保持稳定。对此,汪书高回应称,这属于正常水准,下滑不影响企业的发展。“我们在2023年年底主动降价了一小部分,不同的城市客单价也不同,最终人均客单价会定在55左右。”
放眼整个餐饮行业,今年上半年整体增速不高。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同比增长 3.6%。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
在当前餐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包括小菜园在内的不少企业,都不约而同地下调部分产品定价,推进成本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
对于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的增长率比净利润的增长率低不少,外界关注的点是,小菜园当前的增长模式是否更依赖节流、而非开源。对此,小菜园首席财务官朱正慧表示,企业的开源和节流是并重的。节流的效果是在于采购和供应链的优化、招商越来越有优势,会体现在数据上。门店的基数大,成本管控都在优化,所以只有(净利润)一方面会比较明显。
至于供应链的核心优势会不会达到临界点,小菜园供应链陈海燕表示:“目前供应链保证800家门店没有问题,马鞍山的工厂设计是保障3000家左右门店的规模设计。”据了解,小菜园预计年底达到800家,覆盖全国150多个城市,明年预计门店数量达到1000家,目前坚持直营门店。
除了国内的开店计划,汪书高透露,早晚都要出海,但不是目前的重心。中国餐饮市场足够大,目前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国内,一个县城的市场都很大。
在这些老字号熄灯的背后,暗藏着更为复杂的金融因素。
有了炒菜机器人,门店厨师团队被弱化。但是,研发厨师仍然不可替代。
淘宝闪购:623个县餐饮订单翻倍,“万单店”数量增加274%
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
今年是刀锋书酒馆的第九年,经历两次迁址,在原解放碑店闭店105天后,这家在重庆颇具名气的书店重归爱书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