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0升油箱加67.96升汽油”调查结果出炉,加油站竟还隐藏过这些猫腻

第一财经 2025-08-28 22:57:50 听新闻

作者:郭霁莹    责编:陈姗姗

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已展开多轮针对偷减油量作弊事件的治理。

据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8月28日发布的情况通报,针对社会关注“有车主反映50升油箱被加了67.96升汽油”问题,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车主投诉加油被多收200元的情况属实,涉事车辆实际加油量为40.78升,原因初步判定为加油机设备软硬件及信息交互故障而导致重复计费。

中石油四川成都销售分公司同日也发布说明,对此事给客户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致歉,并称将针对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部门工作要求,切实整改,持续加强设备管理,强化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此事虽已公布初步查明原因,但也把加油机计量问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记者梳理近年发生的案例发现,从软件篡改到硬件动手脚,某些加油站“缺斤短两”的违规手段不断翻新。

据央视新闻2024年4月末消息,河南商丘永城市和虞城县的两家加油站曾出现过使用后台隐藏软件操控加油机计量数据,给司机加油“缺斤少两”事件。经司法鉴定,涉案加油站的计量误差在1.02%左右,是国家允许误差范围的3倍。

更隐蔽的作弊手段还在不断翻新。据央视新闻一个月后的一篇调查报道,内蒙古包头市某加油站曾私自加装“贝林油站加油管理系统”,经营者通过该作弊软件可灵活控制“偷油比例”,少付给消费者油量,经检定的15条加油枪中有11条示值误差超过1%,即每加油100升可少付给消费者1升。重庆某加油站则通过更换加油机核心部件计控主板的计量芯片改变误差范围,让实际加油量和消费者看到的指示装置显示的数据不一致,以偷减油量。

针对偷减油量等作弊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已展开多轮针对性治理。以广东省为例,2023年8月至次年7月,当地开展了加油机作弊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共查处涉加油机案件85宗,对62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累计罚没1733.33万元;33家加油站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家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不过,据媒体采访行业人士,加油机作弊行为技术含量高且隐蔽性强,甚至形成复杂的黑灰产业链,监管执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发现难、取证难和固证难的困境。

行业人士建议构建“技术+监管”多重防线。例如,为保证设备密封性、防止主板被篡改,应加速传统物理铅封向电子铅封升级,强化其唯一性,还可以进行联网监管,避免不法分子仿造更换。再如,加快推动燃油加油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特别是将加油站储油罐进出油量、加油计量、报税量纳入实时监管和数据共享范畴,对更大范围内的加油站进行实时管控,形成数据监测闭环,定期开展风险扫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