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事关新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一国家级专家组织名单首次官宣

第一财经 2025-08-29 17:44:49 听新闻

作者:吴斯旻    责编:计亚

未来将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逐步缩小国内免疫规划与国际差距,逐步纳入需要纳入的疫苗。

我国免疫政策透明度再进一步。

截至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已有17年没有实质性扩容。今年4月,国家疾控局官宣国家免疫规划策略进入“动态调整优化”阶段。近日,该局首次对外公开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下称“专家咨询委员会,NIAC”)专家组成员的详细名单,专家数量较此前也有所扩增。受访业界观点认为,此举意味着“扩免”循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以及免疫策略动态调整的效率有望优化。

28日,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发布《关于调整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到,根据当前传染病防控、疫苗管理等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机构改革、专家岗位变动、相关部门推荐意见等情况,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进行了换届调整,并对章程进行了修订。

根据国家疾控局此次披露,新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来自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病原微生物学、临床医学、卫生政策与卫生经济学、疫苗学、免疫学、免疫预防实践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任期仍3年。专家组人数由此前的27人扩增至30人。专家组成员名单也由国家疾控局一并公布。

“此举意味着该机制的透明度与可审查性会进一步增强。”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教授汤胜蓝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这是自2017年该委员会成立以来,官方首次公开委员会成员名单。

“在此之前,尽管有章程规定委员任期3年,但自2017年成立以来尚未有委员会成员公开信息。根据我们了解,委员会成员自2017年起至今尚未发生实际轮换。如今,伴随委员会专家名单以及他们身份予以公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透明度,也意味着可以对这些专家的兼职、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等开展监督。”汤胜蓝称。

为确保专家决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此次新版章程在“委员选任”一章中还新增明确入选委员需“与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等无直接利益关系”。

作为由国家卫生和疾控部门成立的国家级专家组织,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于2017年10月成立。根据2018年公开的《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专家咨询委员会由27名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核心职能是为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提供疫苗使用和免疫策略的循证建议,包括但不限于:疫苗引入与调整建议、接种对象与程序、免疫策略优化、新疫苗成本效益评估、疫情应对策略等。比如,一款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需要经专家咨询委员会论证通过后,会同财政部提出将有关疫苗纳入或退出国家免疫规划的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公布实施。

国家免疫规划调整尤其是新疫苗的纳入,事关健康公平,还事关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财经梳理此次公示的专家名单发现,此次新一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纳入了财税领域专家。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轮专家咨询委员会包含了5名院士。

具体来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王军志出任该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曾多年从事国家生物制品批签发、国家疫苗监管体系WHO 认证等相关工作,系生物制品与生物药学领域专家。

3名副主任委员中包含两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曾经担任过中疾控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宁邵曾主持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等。

26名委员中共有两名院士,即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疾控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他们分别为临床医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家专家,后者曾主持完成多起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传染病疫情或事件的病原学调查。

另有受访公卫学者认为,目前,该专家咨询委员会仍存在优化空间。接下来,建议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议题、评估结果与政策依据,以提升专家机制独立性与透明度,减少多方分歧和疫苗犹豫现象,提升全国免疫接种覆盖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