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不断跃升的中原大地上,郑州银行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这家拥有7000多亿资产底盘的省会城商行,正以穿越周期的韧性,持续释放出区域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魅力。
刚刚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6.41%达到7197.38亿元,在一季度资产突破7000亿元的基础上再上台阶;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
这是郑州银行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同步提升,且多项指标强势突破同期历史记录,是郑州银行实践“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宗旨的结果,更是其以深化改革孕育新动能、以零售转型强化经营支柱、以有力风控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的最好证明。
营收利润双增,零售转型势能持续释放
作为一家扎根省会城市的城商行,战略目标清晰、业务特色鲜明是郑州银行的突出特点。
今年上半年,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给银行业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郑州银行锚定目标、勇毅前行,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实现了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郑州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收入35.46亿元,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支柱;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创下可比同期最好记录,较去年同期增长3.56%;资金业务实现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加26.62%。
仔细拆解就会发现,在全行业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压力的背景下,郑州银行延续一季度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增态势,一方面展现出该行多元化经营的强大韧性与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印证了该行精细化管理和零售转型战略的良好成效。
首先,零售领域的突破源于郑州银行的全面布局与多点开花。比如,在市民金融及乡村金融方面,上半年郑州银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着力打造了“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务,稳步推进零售业务发展;在普惠金融方面,该行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服务,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525.78亿元,有贷款余额的普惠小微客户数超过7.08万户。
个人存款业务的稳健增长是该行零售转型成效的最佳注脚。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增幅18.3%,增速稳居国内城商行前列。这一方面增强了该行核心负债的稳定性和成本优势,也为未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了更充沛的源头活水。
凭借强大的客户基础优势和政策引导支持,上半年郑州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也有着较往年同期更出色的表现。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9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96%。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6.95亿元,较年初增加35.5亿元,增幅达到20.72%。
从具体举措来看,上半年郑州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号召,建立起精细化客户服务体系,对“郑e贷(消费)”实施调整授信额度与期限、新增存量客户续作营销线索功能、调整落地规则、优化审批政策、新增后N天免息券功能等六大优化升级,有效满足了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大宗商品购置、住房装修等多方面的消费融资需求。
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郑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保持在0.67%低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该行风险精准识别、客群精细化管理以及全流程风控能力的优势。
其次,亮眼的盈利指标背后,也离不开郑州银行卓越的资产配置与市场把握能力。今年上半年,该行发挥资金业务专业优势,紧抓市场机遇,实现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增长111%,创下2021年以来同期最好表现。
再次,精细化管理的前瞻性战略为郑州银行经营业绩穿越周期、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多重变化,郑州银行始终坚持“对外客户体验第一、对内提升效率第一”,通过推进改革转型增强内生动力,通过降本增效持续释放盈利空间。
今年上半年,郑州银行一方面持续深化业务转型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重塑,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完善干部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持续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服务水平,优化产品体系和服务流程,健全风险内控管理体系,推动各业务条线协同联动,打造更加专业、稳健、优质、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财报显示,上半年郑州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4.68亿元,同比压降1.07亿元,降幅6.82%,降本增效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新千亿跃升显担当,服务区域经济有重点有亮点
成立近30年来,郑州银行一直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不动摇,在根植郑州、深耕河南中实现了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了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发展大局。
今年上半年,郑州银行继续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决策链条短、服务网点多、体制机制灵活特点,塑造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中实现了资产规模再攀高峰。
在资产总额再上台阶逼近7200亿元之际,郑州银行也再次刷新了“郑银速度”——郑州银行上一次资产规模千亿跨越用时三年,最新的千亿资产规模增长时间缩短至两年。
从2019年年末跨越5000亿元里程碑,再到2023年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并于2025年一季度末成功跃上7000亿元新高度,清晰的增长轨迹充分彰显了郑州银行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成长活力。这也意味着,郑州银行综合实力与服务能级正加速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的金融动能。
截至今年6月末,郑州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多亿元,增幅4.75%,对公与零售实现高效“双轮驱动”。其中,公司贷款期末余额为2746.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
从重点支持领域和服务方向来看,郑州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战略部署,一方面全力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更多信贷资源精准投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等实体经济领域;另一方面深度摸排区域产业与客户需求,提升产业研判能力,校准客群方向,全面提高综合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今年上半年,郑州银行还精准对接河南省“三个一批”重大项目与省市“7+28+N”重点产业链群,加大了重大工程、民生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同时,持续加强对城市更新、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此外,严格按照省市政府的部署,有序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工作。
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郑州银行秉持“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全市多家困难企业提供支持;通过深入调研,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提供大额资金,不仅推动多个项目顺利进行,还稳定了相关产业链中小企业业务往来,充分展现了该行在支持地方企业、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筑牢安全垫,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作为地方金融机构,郑州银行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持续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垫。
截至今年6月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03个百分点、0.1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数年来持续下降。
同期,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9.20%;资本充足率为11.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0%,均处于符合监管要求的安全区间内。
据了解,接下来,郑州银行将坚持以内源资本积累为根本,结合市场环境适时开展外源资本补充,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作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郑州银行用一份质效双优的成绩单,展现了地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初心方面的积极作为,也再次证明了新形势下优质区域银行的韧性与活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经济周期与金融结构调整的关键节点。展望未来,郑州银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本源,深化改革创新,主动思变、求变、谋变,夯实自身高质量发展基础,以“科技+专业+温度”的金融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优质金融动能,书写地方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