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恒瑞医药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多款创新药冲刺上市

第一财经 2025-10-28 20:39:00 听新闻

作者:苏舒    责编:郑嘉维

营收净利双增,达成3项海外BD授权,创新药授权首付款超8亿美元……这是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前三季度成绩单。

10月27日,恒瑞医药发布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8.68%。

有机构人士分析称,若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其实恒瑞医药第三季度经常性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可能达到21.9%,维持在较高水平。因为汇率变动,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减少1.47亿元,这应该是恒瑞医药BD首付款及境外融资收到外币较多,近期美元汇率下跌产生的非经营性汇率损失。

药品销售及海外授权首付款增加是业绩增长的一大原因。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则是恒瑞医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未来,恒瑞医药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创新药出海,让更多新药、好药惠及全球患者。”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称。

华泰证券认为,恒瑞医药在肿瘤、代谢、自免等领域拥有全面且前瞻的产品管线,有望全面开花,具备持续开发BIC(同类最佳)和FIC(首创新药)产品的能力,BD常态化有望持续,海外估值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营收净利持续双增

在“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之下,恒瑞医药营收、净利持续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5.89亿元,同比增长21.08%。

上述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称,第三季度,该公司在创新药研发、全球化布局、人才体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也正是因为药品销售及海外授权首付款收到的现金增加,恒瑞医药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大幅增加,分别为48.1亿元、91.10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09.78%、98.68%。

截至今年9月末,恒瑞医药的总资产也大幅增加36.29%,达到683.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95.04亿元,同比增加30.72%。恒瑞医药称,增加原因为发行H股股份募集资金及海外授权首付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化战略深化的背后,离不开全球化组织能力的支撑。上述相关负责人称,恒瑞医药三季度在人才体系建设上“引育并举”,既布局长期人才梯队,也强化核心管理层实力。

其中,在高端人才招聘上,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他曾长期在葛兰素史克、默克、强生、罗氏等知名跨国药企任职,拥有创新药研发和制药新技术开发应用经验。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拥有创新药开发及国际化经验。原礼来中国肿瘤业务的核心掌舵者、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三人均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与行业资源,他们的到来,被视作恒瑞‘引智升级’策略的延续。目前,恒瑞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30%。”上述相关负责人称。

此外,恒瑞医药持续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2025年下半年,恒瑞医药在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连续落子。首先,恒瑞医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约,共同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总计1.32亿元,搭建了企业与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重点围绕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方向开展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

紧接着在9月,恒瑞医药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出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科技创新、资源赋能、人才培育、国际交流等七大领域的项目,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多款创新药向上市冲刺

在持续高研发投入的推动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密集落地,研发管线快速推进。

就在10月27日晚间,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氟唑帕利胶囊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该药品拟联合阿比特龙和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用于DNA修复基因缺陷阳性(DRD+)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

在这之前的24日,恒瑞医药还披露了一个药品获得注册批准,在代谢疾病领域迎来重要进展。根据公告,该公司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瑞乐唐®)获批上市,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药联合固定复方制剂。该产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经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

另外,今年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商品名:艾瑞璟®)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

恒瑞医药类似的新药进展不断。目前,恒瑞医药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上市申报方面,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的数量累计为13项(按品种适应症计),仅第三季度就有8项,疾病领域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包括广受关注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

其中,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结果显示,在为期48周的Ⅲ期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安全性良好。另外,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用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不久前的第十四届专交会上,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被授予中国专利金奖。

与此同时,该公司针对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填补临床空白。例如,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该产品目前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药品,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此外,恒瑞医药还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第三季度,该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其中ADC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第9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年内创新药授权首付款超8亿美元

恒瑞医药也不断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第三季度,恒瑞医药的BD交易频传捷报,合作模式持续创新。

7月,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涵盖呼吸、自免、炎症与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含HRS-9821大中华区以外授权)。恒瑞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分梯度的销售提成。

9月,恒瑞医药先后达成两项重要授权。一是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等值股权共6500万美元,以及完成技术转移后的10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款。此外,恒瑞还将收取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的与临床开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二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在保留中美欧日等主要市场基础上,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另有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的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这一系列活跃的BD交易,反映了恒瑞研发实力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未来有望助推业绩持续释放。”上述相关负责人称。

同时,恒瑞医药持续开展创新药国际临床试验。目前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该公司向FDA申请了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联合阿得贝利(SHR-1316)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并获得FDA批准。至此,恒瑞医药共有五款创新药产品获得该认定。

在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的同时,恒瑞医药也通过亮相全球顶尖学术舞台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据了解,在今年10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恒瑞医药携肿瘤领域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再度参会,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并首次以展台形式亮相,进一步强化了与国际肿瘤学界的交流与对话。

“通过ESMO这一窗口,恒瑞正持续提升其研发成果的国际能见度与影响力,为后续产品全球化布局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上述负责人说。

华创证券认为,当前恒瑞医药创新药对外许可有望成为常态化业务,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和业界认可度,后续研发管线的出海也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