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凸显,更好激发女性科技人才潜能,对建设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和世界人才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月2日下午,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启动。该计划旨在为因生育暂别科研岗位的女性科技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为她们重返科研赛道助力。
截至2023年,我国女科技工作者约4000万,占比45.8%,但高级职位或领军人才中女性占比较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随着项目层级上升,女性负责人占比下降。
在政策支持方面,2021年6月,科技部、全国妇联等十三部门就印发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同年11月,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市妇联、市科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均明确提出要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
2024年初,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朱美萍提出《关于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同年9月,浦江创新论坛女科学家座谈会上,多位与会院士、专家进一步提出要关心女性科研人才发展,帮助女性更好平衡家庭与事业发展,减少优秀女性科研人才“中途下车”的现象。
据介绍,上海市科妍回归计划试点,将就申请人的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进行评议,依据择优支持的原则,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女性科技人才,给予个人生育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后续还将持续跟踪关注,通过加大宣传、举荐评优、培训研讨等方式予以进一步支持。该计划2025年度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在沪单位试点开展。
2024年,上海支持建设4个产业特色鲜明的直播经济集聚区,累计创建20个行业影响力强、直播要素集聚的直播电商基地。
来自市发改委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33.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5.1%。
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等的关注,成为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生态建设的关键。
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得分最高城市为上海市,评级为A+。
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超过280万人,比2019年增加44万人,近五年增幅达到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