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40+1”洞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工智能+教育来了!温州中小学每学年至少10节通识课

温度新闻 2025-09-04 11:39:11 听新闻

责编:罗懿

到2027年,温州要培育市级及以上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区6个、试点学校50所。

9月3日下午,温州发布“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作为牵头起草单位,市教育局专门举行新闻通气会,对新政进行了解读。

未来三年,温州要如何高质量普及学生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大幅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怎样高效能落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听听业内专家是怎么说的。

构建多层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7年,温州要培育市级及以上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区6个、试点学校50所;中小学初、中、高阶课程学校覆盖率分别达100%、60%、20%,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率达100%。

“初阶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阶课程面向有兴趣的学生开展项目化拓展教育,高阶课程面向具有较强学科基础和跨学科思维的学生开展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专家说,《行动计划》要求各学段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他们将分层推进初、中、高阶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目前,学校有关人工智能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国家课程,今后将开发一批市级的教学资源。同时,迭代升级“温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集成教师备授课、课程资源、编程创作、AI训练等功能,全面支撑人工智能教学常态化开展。

近年来,我市已初步构建起初阶基础类、中阶拓展类、高阶综合提升类三阶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基础上,因材施教,分层强化专业知识教学和“AI+”跨学科融合教学。全市共有9所中职学校开设7个人工智能方向专业,逐步形成人工智能领域与交叉应用的专业矩阵。

未来,我市还将研制中小学生AI素养监测指标,将AI素养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评价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地成长。市教育评估院专家透露,今年内,他们将开展一次重实践的人工智能素养测评,评估学生对AI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培养多批次人工智能领航人才

到后年,我市要培养80位领航校长、500位学科领航教师和10名人工智能领域“产业教授”。教育管理人员、研训员、学科教师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

“像领航校长,他不仅要会懂理念,还要会应用。”市教育技术中心有关专家举例说。首批24位领航校长已展开培养。接下来,市教育局将通过“智治领航”计划,选培区域标杆校长、高校标杆教授,并将AI素养提升纳入教育管理者岗位培训必修内容,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智治”意识和“智理”能力。

同时,持续深化“培训者培训”和学科指导师“孵化研修”项目,推动研训员“AI+教研”“AI+师训”创新实践,提升研训员在AI理论、应用实践等方面的水平;打造温州市教师AI研修中心、研训共同体和高校AI素养培训基地,各级联动开展学科教师“AI素养提升”专题研修和AI应用力全员培训,在中小学教师90学时培训、高校继续教育2学时(教师教学发展)等项目中嵌入AI技术应用培训,重点培养一批能熟练开展AI深度应用研究的领航教师和骨干教师;以“学科培训+骨干轮训”的形式开展AI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修。

“通俗地说,就是所有学科的教师也都要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就是很好的人工智能教育。”市教师教育院专家说。

打造多功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行动计划》还提出,到2027年,AI赋能“教、学、管、评、研、服”典型场景县域、高校全覆盖,全市形成1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案例、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市教育局技术中心专家解读说,新政从AI可以赋能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研究、教育服务等方面入手,引导学校高效能落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教师教学上,将利用AI技术协助教师简化重复性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流程,实现减负增效;推进教研智能体深度训练与应用,探索AI技术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和未来课堂样态等。在学生学习上,利用AI技术精准分析学情,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精准作业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智能交互技术丰富体育、艺术、科技、语言等领域学习方式,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

事实上,虽然我市的“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刚发布,但部分中小学此前已经先行先试,打造出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今年2月,温州中学上线“温中AI答疑”,受到广大学子的欢迎。该校人工智能实验室技术老师林彬彬介绍,该模型与教材、学习紧密相关,给予“温中AI答疑”系统的训练资料均来自浙江普通高中的教材、教辅以及高考题等,他们希望实现“让AI调出教材内容,再来回答学生问题”这一操作。

“之前我们有使用过DeepSeek的通用大模型,让它写了一些历史、政治的解答题,内容很丰富但很多答案不符合考试的踩分点,所以作用没那么大。”高三学生夏小葵是选考政治、历史、地理的文科生,她认为“温中AI答疑”可以让她将不同学期教材里的共通知识点串联得更完整,“相信经过不断训练,它将更适合学校使用场景,更能满足学生需求。”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