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ESG加速重塑企业价值坐标,引导市场走向长期共赢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17:12 听新闻

责编:吴琪

ESG理念的兴起给企业发展观念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更成为破解增长悖论的关键钥匙。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向着绿色低碳加速转型,ESG(环境、社会、治理)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已深深嵌入全球金融体系之中。在国内,ESG政策密集推出,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志着我国对企业的ESG治理正加速从“形式合规”转向“实质性管理”,ESG信息已逐渐成为定义企业价值的新坐标。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策划推出的《价值与投资》系列投关节目,2025年第四期节目,以“ESG变必答题 价值与投资求新解”为主题,邀请上市公司、中证指数公司以及券商研究所的代表,共同探讨ESG将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又会如何重塑企业价值?

ESG建设进展持续加快

中国企业ESG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持续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认知度迅速提升,持续完善的监管政策也为上市公司开展ESG实践提供了制度支撑,上市公司ESG建设进展持续加快。

从ESG报告披露情况来看,近年来主动披露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年报,A股披露ESG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523家,占A股总体上市公司数量的46%,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49%。

从ESG评级结果来看,截至2025年8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ESG实践持续深化并获得机构认可。中证指数公司ESG评级数据显示,约20%的公司评级较去年同期实现提升,获得A-AAA评级的公司数量达780家,占比达到15.98%。

安徽合力是国内叉车的头部生产企业,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始建的安徽叉车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合肥叉车厂,完成股份制改制后于1996年在A股上市。“自上市以来,我们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承担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一直坚持规范运作,”安徽合力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峻在活动中表示,为对标世界一流,聚焦价值创造,公司近年来在ESG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优化以及社会责任承担是我们推进ESG建设的三个重要举措。”

周峻介绍道:“紧紧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进行技术创新,是安徽合力推进ESG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他表示,安徽合力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车辆的智能化、电动化,尤其电动化率截至2024年时已达到70%,大大提升了人均生产效率和节能减排力度,成为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最直观和显著的成果。

新奥股份于1989年创立于河北廊坊,1994年在A股上市后,公司凭借所构建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完整产业布局,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民营天然气企业。“作为一家清洁能源供应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推进ESG建设实现自身和客户价值的共同提升,”新奥股份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梁宏玉说。

据她介绍,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社会公益等均是新奥股份推进ESG建设的重要方向。在环境保护方面,新奥在为客户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积极为自身制定相应的碳减排解决方案,并在整个天然气产业链的各个节点探索减排潜力;在社会安全管理方面,公司始终践行安全管理“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九字方针,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安全智能转型;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新奥股份确立了“点亮智慧、绿动未来、暖光公益、乡村筑梦、文化星火”五大慈善公益方向,系统性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正在ESG建设上陆续获得突破,并成为了中国公用事业行业中首家及唯一一家获得国际MSCI AAA评级的企业,”梁宏玉说。

“ESG评级是整个ESG生态中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连接ESG数据与资本市场的枢纽。”在进一步谈到ESG评级时,中证指数公司ESG业务部副总经理于颖如此表示。

通过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个维度量化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ESG评级体系能够真实评估企业的承诺、业绩、商业模式和结构如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于颖认为,这一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并加快推动国家双碳战略的落地,“无论是对于投资者、企业,还是其他重要利益相关方,ESG评级已经成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长江证券研究所另类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洁敏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的持续加大,资本市场以及上市公司对于ESG实践愈发重视,以及指数公司评价体系的逐渐统一,ESG越来越成为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能否入选核心ESG指数,已经成为投资机构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考量依据。”

她表示,在企业ESG报告关于环境治理、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定量数据,比如温室气体排放、供应链管理、现金分红等等,都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在ESG建设方面获得的实际成果,“这些数据的披露以及最终成效,是我们在进行上市公司研究和评价过程中,比较重视的维度。”

从短期逐利到长期共赢

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驱动力,然而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过于短视的发展策略往往也对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损害。自工业革命以来,这种矛盾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屡见不鲜。

ESG理念的兴起为社会和企业发展观念带来了深层次的变革:通过重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将长期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重塑资本市场逻辑,使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新的价值坐标。这种理念革新不仅为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更成为破解增长悖论的关键钥匙。

“ESG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维度的企业评价框架,将目光从主要聚焦股东利益拓展到了公司所面临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这样一个综合价值和长期价值。”于颖指出,“从这个意义上,ESG显著拓展了企业价值的边界和内涵,成为了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标尺。”

梁宏玉认为,通过ESG的践行最终可以达到一个利己利他的共赢局面。“对于我们而言,在实现自身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帮助客户达到减排目标,进一步提升公司ESG评级。随着资本市场认可度的提升,企业在后续对外发债或者其他融资活动过程中,就可以大幅节省利息成本,这些影响都是环环相扣的。”

她表示:“通过ESG建设的投入,我们获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实现了公司整体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安全方面的投入,可能无法看到短期收益,但是可以避免因发生极端事件而带来的潜在巨大损失。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觉得在ESG方面的投入能够形成的长期而稳定的回报,这项投资是值得的。”

对于这一发展理念,周峻表示认同:“对于ESG建设带来的短期投入,我们并不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公司运营的必然成本。回顾我们以往的发展历程,这种投入都带来了回报,这也成为我们依然坚定践行ESG的核心动力。”

以出海为例,周峻补充道:“目前正是中国工程机械大举出海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市场,尤其是一些高端市场对于ESG治理的管理要求愈发严格,企业积极践行ESG治理对于我们开展国际化业务提供已经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关于ESG建设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陈洁敏表示:“在这些年跟踪ESG的过程中,我们发现ESG对于当前资本市场最大的影响,是使得市场逐渐的从以往的短期逐利走向了长期的共赢。”

她指出,在投资交易过程中,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维度会从以往单纯关注财务报告,到逐渐拓展至ESG报告,一些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关键数据正被当成投资的前瞻性指标;对于上市公司而言,ESG建设不仅对于企业的市值管理和融资成本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能否被纳入核心ESG指数也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实质性的影响。

陈洁敏认为,随着由披露到评级的闭环逐渐构建完成,可以更好引导资金向一些可持续发展领域聚集,并最终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产生持续影响,使得各方都更聚焦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