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设备商捷佳伟创(300724.SZ)股价连创阶段新高之际,股东与高管接连不断抛出减持计划。
9月5日晚,捷佳伟创再次发布减持计划公告,这已是近期多次减持计划中的最新一次,股东李时俊拟减持套现约3.2亿元,该股东自2021年11月首次减持以来,已累计套现逾6亿元,若本次减持顶格实施,4年内减持金额或逼近10亿元。同时,捷佳伟创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刚刚在9月初完成了上一轮减持,多名股东合计减持超2亿元。
与股东连续减持鲜明对比的是,捷佳伟创股价依然坚挺,该股9月4日盘中创下2023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目前总市值达370亿元。有分析称,二季度末以来,在光伏全行业自律减产的推动下,产业链价格企稳反弹,市场随之开始交易光伏行业反转的逻辑。
多名股东轮番减持套现
截至最新收盘,捷佳伟创股价报106.7元,年内涨幅已超过70%,8月25日至今,捷佳伟创加速上涨,两周涨幅约37%。在光伏产业“反内卷”不断加码、产业链价格企稳的背景下,作为光伏电池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捷佳伟创受到资金青睐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与股价节节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股东和高管年内频频抛出减持计划。9月5日,捷佳伟创公告,自然人股东李时俊计划在2025年9月11日至2025年12月10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总股本的0.8649%,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截至目前,李时俊持股数量906.9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61%。
另外,捷佳伟创两名副总经理金晶磊、谭湘萍此次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5600股、5000股,分别拟套现59.75万元、53.35万元。
按照最新收盘价106.7元测算,李时俊拟套现金额约3.2亿元。李时俊此次减持的股份是捷佳伟创IPO前发行的股份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授的股份。根据捷佳伟创此前公告,2019年11月29日,公司以授予价格16.23元/股,授予李时俊4.25万股,这部分股票目前收益率高达5.57倍。
记者梳理数据显示,李时俊是捷佳伟创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8月捷佳伟创上市以来,李时俊一直位列前十大股东,其最初持股达1367.71万股,占总股本的4.27%。2021年11月,李时俊第一次减持捷佳伟创,此后陆续减持了好几次,较大比例的一次减持是在2022年8月10月,李时俊一口气减持308.84万股,套现金额4.84亿元。
迄今为止,李时俊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64.99万股,合计套现约6.68亿元,若本次减持顶格实施,李时俊将累计套现近10亿元。
李时俊此次减持,是捷佳伟创5月以来发布的第三份减持预案。根据捷佳伟创9月4日晚披露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余仲、恒创汇业、弘兴远业、鼎佳汇业,分别在今年7月到9月初减持了253.4万股、23.53万股、5.54万股、8.95万股,分别套现2.04亿元、1740.3万元、521.4万元、643.3万元,合计套现2.33亿元。
光伏设备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全产业链处于深度调整阶段,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上半年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出口方面,光伏产品1-6月出口额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降,但是随着海外组件产能迅速扩张带动了光伏电池片出口额和出口量同比增长。
捷佳伟创主要从事光伏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布局了TOPCon、HJT、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高效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目前是TOPCon电池的主流供应商。此外,捷佳伟创还拓展了半导体装备和锂电装备领域。
在上半年电池片出口增长的背景下,捷佳伟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2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49.26%,营收净利润均创上市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单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捷佳伟创实现营收42.7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5.66%、4.23%,实现归母净利润11.2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3.22%、58.47%。
长江证券研报分析称,捷佳伟创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订单持续增长。分产品看,工艺设备、自动化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83%、12%,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一致,预计以TOPCon设备为主;分区域看,国内、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76%、24%。
该研报指出,受国内光伏企业资本开支收缩影响,预计捷佳伟创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下滑,而且以海外订单为主。对于存量在手订单,公司基本实现发货,第二季度末存货中发出商品占比约89%,公司对于有风险的客户充分计提减值或者债转股,预计下半年信用减值风险不大。
从行业角度看,光伏设备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端来看,光伏新技术催生的结构性需求仍然存在,尤其N型产品更新迭代,更高效的技术成为主流,会拉动相关设备需求。需求层面看,2025年7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增长的需求主要来自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而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增速预计仍将放缓。
挑战主要在于产能出清节奏,及其对光伏产品供需的影响。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通过减产保价,维稳产业链价格,7月以来光伏价格较二季度明显上涨,反映控产效果落地,后续全产业自律减产节奏,不仅关系到产能出清,也影响光伏各环节产品的供需。
此外,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加快,TOPCon、HJT、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路线竞争激烈,设备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同时,行业产能扩张可能带来未来价格竞争加剧的风险。捷佳伟创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截至发稿,光伏指数大涨超4%,组件、逆变器、设备等细分领域全线拉升。
工信部再次组织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帝尔激光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净利润同增近四成的成绩单,但仍需警惕后续可能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动、国际采购、存货等风险。
启迪设计、捷佳伟创、瑞可达20%涨停,海优新材涨超16%,双良节能、金杯电工涨停。
“需防范‘绕道减持’和股东隐蔽操作,同时平衡减持自由与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