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是近几年不少中国企业寻找新商机的方向,而“出海”投资离不开资金支持。“活力中国调研行”日前来到渣打银行,聚焦金融服务对于企业“出海”的重要性。
全球化之下,这些年“出海”的企业会遇到什么问题?
“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对于当地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财务与货币政策等未必都很了解,甚至有些企业是基本不清楚的。企业‘出海’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海外市场的汇付和外汇风险管理。”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及战略产品发展总监杨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那像渣打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在其中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渣打银行致力于在‘出海新时代’成为企业‘出海’的‘超级连接器’。”杨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凭借国际网络、业务专长、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和创新能力,像渣打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类支持服务,包括业务咨询、融资支持、策略分析、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服务。例如,在支持跨境贸易方面,面向中国企业“走出去”与“生而全球”型企业,渣打银行可针对结算、融资、资金流管理与风险防范等核心痛点提供覆盖多个国家、币种与业务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打造更安全、更灵活、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跨境供应链体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渣打此前支持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伟股份”)旗下摩洛哥合营公司COBCO S.A.(“COBCO”)成功牵头筹组10年期2.2亿美元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的买方信贷银团,为COBCO于摩洛哥当地的三元前驱体新建产能提供绿色融资。该交易吸引了来自中国、欧洲、非洲等地共计7家银行参与。渣打担任此次融资的联席委任牵头安排簿记行、联席绿色贷款协调行、联席架构行、贷款行以及代理行。COBCO是中伟股份与摩洛哥多元化企业集团Al Mada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此次COBCO新建四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是中伟股份首次在海外建设三元前驱体产能,也是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首次在非洲大陆落地。
事实上,中国市场是渣打集团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作为扎根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之一,渣打自1858年在上海设立首家分行,在华业务运营从未间断。2022年2月,渣打银行宣布到2024年底对中国市场相关业务投资3亿美元,投资涉及领域包括数字化、营业网点和业务网络、人才、风险管控和合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财富管理等关键性业务能力,该投资已经完成。
“渣打全球网络布局与‘一带一路’市场的重合度超过75%。在40个‘一带一路’市场设有经营网点,在其中的20多个市场深耕超过100年,并建立了中资企业专业服务团队。我们是唯一一家在东盟十国都有网点覆盖的国际银行。”杨京表示。
渣打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该银行累计参与支持了超过720个“一带一路”相关项目,项目总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2024年,渣打中国参与支持了超过200个中资企业“出海”项目,广泛覆盖清洁能源、电动汽车、TMT、基建、物流、医疗、消费、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
以“共建优质营商环境 共享纳税服务新进展”为主题
8月当月出口、进口均增长,已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措施。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