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关税政策重压下,韩国出口格局再度发生变化。
韩国政府的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升级的背景下,韩国对美出口出现明显下滑。然而,得益于对东盟等其他地区出口增长,韩国今年上半年以来整体出口仍保持平稳态势。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出口总额达3347亿美元,同比微降0.03%,基本维持稳定。7月整体出口同比增长5.9%,达608.2亿美元;8月持续增长1.3%,录得484亿美元。9月前10天的出口额也同比增长3.8%,达192亿美元。
细分地区来看,美国在上半年位居韩国最大出口市场地位后,进入下半年,中国与东盟接连反超,成为韩国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降至第三。
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韩国素有“全球贸易金丝雀”之称。在韩国学者金允俊看来,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再加上韩企近期在美国本土的遭遇,韩国对外贸易格局中的这一变化将持续至年底。
美国滑落至第三位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就具体出口地区来看,今年上半年韩国对美出口额达621.8亿美元,同比下降3.7%。同期,中国以604.88亿美元紧随其后,东盟地区则为576.1亿美元。
但是,进入下半年后,这一贸易格局悄然发生变化。7月,韩国对美出口一度增长1.4%,但8月骤降12%,重新陷入负增长。9月前十天,韩国对美出口同比减少8.2%。
同期韩方录得的对华贸易数据显示,7月韩国对华出口额达110.5亿美元,位居首位;对东盟出口109.1亿美元,位列第二;对美出口则降至103.3亿美元,退居第三。8月这一趋势延续,对华出口额稳定在110.1亿美元,对东盟出口为108.9亿美元,而对美出口再度下降,仅为87.4亿美元。由此,美国从上半年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骤降至下半年的第三位,被中国和东盟反超。
2024年全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生物保健行业以及造船业等抢眼表现,韩国出口录得创纪录的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刷新2022年(6836亿美元)的新高。去年,尽管韩国最大出口国与贸易伙伴仍是中国,但在对美出口额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彼时韩国累计对华出口(1330亿美元)与位居第二的对美出口(1278亿美元)差距仅为52亿美元。
金允俊告诉第一财经,这一出口格局的变化,尤其东盟能在今年下半年起跃居韩国对外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主要在于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下,韩国在寻求贸易格局的多元化。
此前,韩国总统李在明在6月初胜选后也表示,韩国对美出口依赖度过高,使得美方可以借助关税手段施压,因此只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韩国应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韩国产业界重新审视对美出口
8月底,李在明访美带去了韩方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彼时韩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使得未来韩美在造船、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备受关注。但仅仅10多天后,美方检查机构突袭韩企在美工厂,使得韩美投资前景蒙上阴影。
尽管特朗普表示此事不会影响“美韩同盟”关系,且被捕韩籍员已被包机接回韩国,但11日在执政百天记者会上,李在明在谈及此事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深切忧虑,直言此事恐将导致韩国企业在对美投资时“非常犹豫”。
在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看来,这一突发事件使得韩方清楚地看到,特朗普政府彻头彻尾地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优先,并不会把韩国的利益同等看待,同时特朗普政府矛盾的做法也会让很多韩国企业重新思考美国市场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这对于未来韩方能不能落实此前承诺的大规模投资,实际上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韩媒最新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4家韩企中,已有10家明确表示正在考虑调整其在美项目计划。韩国大邱大学汽车行业专家李浩根更是大胆预测,如果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恶化,韩国汽车企业可能会彻底远离美国市场,转而将投资重心投向拉美、欧洲或中东等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地区。
14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已结束访美返回韩国。不过,此行中,尽管他在纽约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但双方未就韩美投资协定的细节给出任何声明。
金允俊还提到,在韩美贸易充满变数的当前,韩国政府也重拾对《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兴趣,正在考虑加入的可能性,未来这一动向值得关注。CPTPP旨在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取消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在内的关税,并在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动法规及金融等领域消除非关税壁垒。
今年7月,巴西对美国出口咖啡达45万袋。在8月初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后,这一出口量降至25万袋左右。
美国施加的50%关税几乎是对印度商品的禁令。
韩方未能通过此次与特朗普的会晤,“修改”韩美关税协议。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美国与欧盟的这项贸易协议的框架内容要点有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