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今天联合发布10个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这10个典型案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指导性,覆盖多个行政管理领域、不同行政争议类型:
一、103家公司不服江苏省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撤回建筑资质许可行政复议案
——行政机关撤回行政许可前,应当充分保障被许可人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
二、某开发公司不服浙江省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缴违约金行政复议案
——行政机关对《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应以宗地为单位
三、某中医诊所有限公司不服上海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四、某房地产公司不服黑龙江省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不履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法定职责行政复议案
——行政机关开展行政备案不得随意创设条件或程序,不得减损经营主体权利或者增加经营主体义务
五、某建设公司不服四川省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
——行政机关认定串通投标行为应依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进行综合判断
六、某房地产公司诉河南省某市人民政府、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行政允诺案
——行政机关未履行行政允诺造成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损失的,应当承担补偿责任
七、某客运集团公司诉吉林省某市人民政府履行公交化改造行政协议案
——与民营企业达成行政协议后,行政机关不得违法增设条件阻却行政协议履行
八、某投资公司诉福建省某市公安局某分局不履行行政许可法定职责及规范性文件审查案
——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违反上位法规定增设行政许可的条件
九、某机械公司诉浙江省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不履行会议纪要案
——因信赖政府会议纪要作出相关行为,构成请求履行法定职责的事由
十、某矿业公司诉贵州省某县人民政府行政补偿案
——水源保护区调整导致采矿权无法延续或需退出的,应当依法给予合理补偿
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之后是更严。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财政部将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推动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2024年,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282.1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同比增长35.4%,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数十年来首次下降。
对于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细化、具体的规定,进一步拓宽了保护范围,更大力度守护买房人的合法权益。该解释自2025年7月24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