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盟要新建金融数据共享系统,为何不带Meta苹果谷歌亚马逊玩?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56:38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潘寅茹

欧盟正着手将Meta、苹果、谷歌和亚马逊排除在其新的金融数据共享系统之外。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以更高的关税惩罚那些“歧视”美国公司的国家,但美国大型科技集团在同欧盟的“斗智斗勇”中仍处于下风,且有极大的可能性无法进入欧盟庞大的金融数据市场。

据报道,在德国的支持下,欧盟正着手将Meta、苹果、谷歌和亚马逊排除在一个新的金融数据共享系统之外,该系统旨在促进面向消费者的数字金融产品的开发。

这一决定将极大地促进欧洲银行抵御来自美国的大型科技集团的竞争威胁。欧洲的银行担心,这些集团会利用他们的数据,将他们与客户进行“去中介化”,同时榨取民众支出和储蓄行为的大部分价值。

据欧盟外交官称,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关于《金融数据共享框架条例》(FIDA)的谈判将在未来几周进入最后阶段,大型科技集团几乎肯定会遭遇失败,“在这份文件中,大型科技公司实际上正在输掉游说战。”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核心利益上,欧盟在对美博弈时肯定不会退让。

来源:新华社

不想带美国科技巨头玩

此前,欧盟为了应对开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FIDA提案,为数据有偿共享提供了法律依据。FIDA强调透明与非歧视性的收费原则,这一框架为合理的收益分配提供法律支持,帮助银行在开放银行中找到平衡。

简单而言,上述FIDA改革旨在授权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访问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创建金融咨询等新服务。

FIDA将“开放银行”从支付领域扩展到储蓄、信贷、投资、养老金和保险,并拥有标准化的接口和明确的消费者控制。但随着草案从欧盟委员会提案提交至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欧洲议员们的态度有所加强,对数据类别和持有FIDA许可证的人员增加了严格的限制。

比如,欧洲金融业希望采取限制访问的行动,声称否则这将导致所谓的数字守门人“利用”欧洲金融机构持有的敏感数据,并“强化其主导地位”。

业界的担忧得到了欧洲议会的支持,后来又得到了欧盟委员会和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支持。

据一份文显示中,德国此次建议将大型科技集团排除在外,“以促进欧盟数字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保障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保护消费者的数字主权”。

欧洲的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行业组织对此也进行了进一步阐述,称将金融相关数据交给超大规模企业将巩固其数据驱动的主导地位。简而言之,要将“皇冠上的宝石”留在欧洲。

赵以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盟在数字技术监管方面一直是全球最严格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对技术可能侵犯个人权利等方面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盟在数字与人工智能(AI)领域整体发展相对落后于中美两国,“严格监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美科技巨头在欧发展,为本地企业争取发展窗口。”

外溢效应有哪些

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希望在今秋就该法规的最终文本达成协议。不过,在美欧于7月底达成贸易协议后,当前的处理方式可能会再次加剧跨大西洋两岸紧张局势。特朗普曾多次威胁要对那些在税收或法律上对美国科技公司不公平的国家征收报复性关税。

大型科技游说团体则警告称,如果目前的形势持续下去,不仅仅是平台,消费者也将会蒙受损失。

“FIDA最初的愿景是让人们控制自己的数据,并获得更好、更具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欧洲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负责人弗莱德兰德(Daniel Friedlaender)表示:通过向现有银行屈服,欧盟将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并巩固那些已经掌握客户数据‘守门人’权力的传统参与者的地位。”

另一个科技游说团体进步商会(Chamber of Progress)负责人杰布里(Kay Jebelli)则表示:“目前,大型银行才是这里的守门人,而不是数字平台。歧视美国科技公司不仅会剥夺欧洲人获得新的数字服务的权利,还会加剧跨大西洋紧张局势。”

不过,预计FIDA推出过程将持续很长时间。目前的草案计划分几年逐步引入数据类别:首先是简单的存款和消费信贷,然后是抵押贷款和投资,最后是更复杂的保险数据。政策制定者还建立了一个基于方案的模型,以管理数据持有者和数据使用者之间的责任、赔偿和技术标准。换句话说,即使法案势头强劲,执行也将缓慢且程序化。

不过,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风险在于溢出效应:如果大型科技公司能够进入欧盟的金融领域,这将为其他公司——例如支付、医疗或身份识别等树立一个可以效仿的模板。但如果欧洲将“数字主权”条款纳入市场准入制度,预计其他国家也会效仿,其结果是数据经济恐怕更加分裂。

赵永升对此表示,欧盟试图通过强监管构筑“数字围墙”,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并借数字税等政策针对性保护本地市场。

“不过,严格监管反而可能阻碍本土创新,导致欧盟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落后。这也是众多企业呼吁暂缓相关条款的原因,”他表示,“我认为欧盟最终应会考虑放宽监管步伐,但放宽的幅度和速度很难判断。”

他还补充道,欧盟需在规范与发展之间寻求更务实平衡,“监管应当适时调整,否则欧盟不仅难以赶超其他经济体,甚至可能丧失现有的发展机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