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期货行业作为连接实体与金融的关键纽带,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中,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陆家嘴金融沙龙第29期将于9月26日在上海浦东举行。本次沙龙以“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特邀多位来自期货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我国期货市场如何向高水平进一步迈进。
一方面,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期货和期权产品供给,优化国内市场规则制度体系,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完善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
另一方面,期货市场国际化也是服务产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抓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境内外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定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强烈,一个更加开放的期货市场,能够为境内外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避险工具,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公平的价格基准,有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为此,推动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意义重大。
作为本次活动主嘉宾,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玉卫将率先发表主旨演讲。自1993年进入期货市场以来,金玉卫先后在期货公司市场、结算、客服、机构管理等业务与管理岗位任职,服务行业、服务产业30余载,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从星星之火发展至今近两万亿规模。
其余四位对话嘉宾也将立足其专业领域与实践积淀,分享各自对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的真知灼见,共同“把脉”未来。
朱江鸿,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合作部总监,2002年起先后就职于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规划部、信息部、有色金属部、商品一部和上海期货与衍生品研究院,撰写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
潘凤,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自2010年加入摩根大通起就与期货和衍生品结缘,先后担任亚太区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管理主管、大中华区期货和衍生品清算销售主管等职务。2022年,基于服务中国客户的经验和多年来对市场的深刻了解,潘凤到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任职,带领公司在业务规模、客户数量和权益方面取得显著增长。
郑雨琳,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拥有30年的证券、期货行业从业经历和管理经验,曾任中信证券营业部总经理、东方财富证券经纪业务条线负责人,致力于使用二级权益、衍生品市场以及各类金融工具为产业客户打造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陈帝喜,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深耕有色金属产业链,致力于购销一体化、期现一体化和风控合规一体化建设,搭建投研贸体系,着力提升数字赋能和供应链韧性,曾先后在江铜集团金瑞期货公司、深圳控股公司和上海国贸公司任职,对大宗商品贸易、期货、仓储物流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在行业对话环节,五位嘉宾将围绕“我国期货市场从开放提速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深度探讨。
议题内容包括:期货公司如何升级国际化服务并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我国期货市场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结算价授权合作如何加速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进程?如何发挥外资期货公司的优势,从而更好推动境外客户参与我国期货交易?期货公司如何通过基差贸易、期现结合等业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企业的能力?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量”的优势如何转化为“价”的话语权?
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该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低利率环境下,基金公司如何投资?邹维娜表示,“固收+”产品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城乡融合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已成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如何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有效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何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关键动能?
阐述金融机构如何平稳跨越利率周期。
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孵化器作为培育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构建创新生态的核心节点,是汇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多元要素的“连接器”与“加速器”。那么当前孵化领域已出现了哪些以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未来如何构建健全的孵化体系、打造多元生态,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培育效率和质量?本期的陆家嘴金融沙龙,来自专业孵化器、孵投联动创投平台、及科技初创企业的代表共同解读“孵化希望•投资未来: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资本摇篮”!
“孵”“投”联动如何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