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核聚变“国家队”成立两月后首次公开亮相,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25 14:03:04 听新闻

作者:郭霁莹    责编:陈姗姗

据报道,该公司将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

9月25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截至午间收盘,常辅股份(871396.BJ)、合锻智能(603011.SH)涨幅在10%左右,永鼎股份(600105.SH)、上海电气(601727.SH)等涨超6%。

多名国内核聚变从业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股价异动或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以及传闻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相关。

“这家公司是国家队,采用的是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路线,这条路线在我国也有基础。中国环流三号装置重点是做氘氚聚变实验,下一步做等离子体燃烧必须用超导装置。新装置应该刚敲定下来,各项细节还待确认。”一名核聚变民营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媒体9月24日晚间报道,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公开亮相,公司将在上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其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国环流四号(HL-4)”。

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于7月挂牌成立。公司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其中上海基地重点布局聚变堆总体设计、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研发及验证、数字聚变堆研发三大业务。

聚变公司表示,本次参展是其成立以来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展览,主要介绍公司基本情况、组建历程、发展格局、技术路线、对外合作等,重点展示中国环流三号取得的最新技术突破。

核聚变技术路线可分为磁约束、激光惯性约束、重力场磁惯性约束三类,“托卡马克”是支撑磁约束核聚变的主流装置。核聚变研究路径分为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及商用堆六个阶段。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晓钢指出,核聚变发电当前面临三方面挑战。首先要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在1亿度以上高温稳态运行;其次,聚变燃料氚产量低、价格高且被强管制,自持问题严峻。另外他强调,若实现为期20年、每天不间断地受中子轰击的商业化运行,对聚变装置材料的性能有很高要求

高温超导磁体有望大幅提高磁场使用和装置设计效率。新奥聚变实验首席科学家石跃江告诉记者,超导材料零电阻属性是保证托卡马克磁体长时间稳态运行、防止烧毁的关键,分为低温和高温两种。高温材料磁场更强,意味着聚变装置可以做小,降低建造成本、缩短技术迭代周期。

今年3月,中国环流三号实验装置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挺进燃烧实验阶段。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专家曾告诉记者,环流三号的下一步任务就是尽快实现聚变能量输出。

记者注意到,在9月22日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专题论坛上,中国聚变公司总经理张立波公开表示,公司尚面临燃烧等离子体稳态自持运行、耐高能中子轰击及高热负荷材料、氚增殖与自持循环三大技术挑战,以及强场高温超导磁体、等离子体运行与控制、热量传导三大工程难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