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功润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同步推出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将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及国际规则标准开展业务,以“无损、合规、互通”三原则为基本准则,初步构建起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标志着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入新阶段,更是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笔者认为,该中心的设立极具战略价值,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有促进作用,并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出新的路径。
系统化升级了数字化时代货币和支付体系
传统支付体系存在跨境支付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有限等痛点,而数字人民币依托区块链等分布式账本技术,能够实现点对点即时结算,大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与时间消耗。三大业务平台中的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将直接提升支付效率,区块链服务平台则确保交易的可追溯性与安全性,数字资产平台则为未来数字化金融资产交易奠定基础。
这一创新是对现行货币体系的“量子跃迁”,意味着货币形态与支付体系在数字化时代的系统性升级。数字人民币不是简单地将法定货币数字化,而是通过可编程性、智能合约等功能,实现货币“智能化”,为未来基于条件的支付、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支付等创新场景提供基础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损、合规、互通”三原则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在数字货币发展中注重风险防控与监管合规的平衡,为全球数字货币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中心的建立还将推动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标准形成。当前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呈现“碎片化”态势,互操作性不足可能形成新的数字壁垒。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通过遵循国际规则,推进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望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网络的关键节点,促进跨境支付标准的统一。
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数智新动能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落户上海,是继科创板、沪港通之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首先,它将强化上海在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中的枢纽地位。传统金融中心竞争侧重于市场规模和机构集聚,而未来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将日益依赖于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该中心运营将吸引全球支付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及相关产业链企业集聚上海,形成数字货币生态圈。
其次,中心将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数字货币作为新兴领域,相关标准、规则仍在形成中。上海通过先行先试,能够积累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实践经验,直接参与甚至引领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再者,中心将催生上海金融业务创新浪潮。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特性,上海金融机构可开发出智能合约支付、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等创新产品,推动金融业务模式变革。同时,数字资产平台的建立,将为数字证券、资产代币化等创新提供试验场,推动上海成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高地。
最后,中心将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风险抵御能力。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等系统,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支付连续性。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提供替代选择,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韧性与安全性。
对国际金融体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它可能改变全球支付体系格局。当前全球跨境支付由SWIFT+代理行模式主导,存在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近乎实时的跨境结算,可能形成替代性支付通道,动摇美元主导的支付体系基础。
第二,中心运营将加速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竞争。目前超过110个国家正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先行先试为全球提供了可观察的案例,可能促使主要经济体加快本国数字货币研发进度,引发全球数字货币发展“加速度”。
第三,中心可能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美元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为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可能逐步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结算中的份额,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遵循的“两头在外”原则(资金在外、业务在外)及国际规则,表明中国不寻求构建封闭的数字货币体系,而是致力于与现有体系互联互通,这种开放态度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的担忧,促进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合作。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新路径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首先,它通过技术优势破解人民币国际化瓶颈。传统人民币国际化受制于清算效率、可操作性等问题,数字人民币通过技术特性大幅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技术层面消除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障碍。
其次,中心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新路径。传统货币国际化依赖贸易结算与金融投资“双轮驱动”,而数字人民币通过跨境支付切入,打造“支付先行-投资跟进-储备发展”的新路径,先通过便捷支付功能提升使用意愿,再逐步扩大在投资、储备中的应用。
第三,中心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可接受性。数字人民币的区块链特性提高交易透明度,降低反洗钱风险,增强境外用户信任度。同时,可编程性支持智能合约应用,可嵌入贸易融资等场景,提高人民币在复杂交易中的适用性。
最重要的是,中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长期支撑。货币国际化本质是基础设施的竞争,谁掌控基础设施谁就掌握货币国际化的主导权。数字人民币跨境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底层支持,使国际化进程更加稳健可持续。
展望未来,随着中心业务深入开展及与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数字人民币有望在遵循国际规则的前提下,为构建更加高效、包容、稳健的全球货币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当然,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的成功运营需要与各国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协作,在创新与规范中寻找平衡,最终实现共赢发展。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