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庆假期“小众旅游地”为何成为新热门

第一财经 2025-09-28 10:53:56 听新闻

作者:付一夫    责编:张健

小众旅游地的走红,本质上是其精准契合了旅游消费新需求,同时自身承接能力显著提升,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作者付一夫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天气凉爽宜人,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在传统热门景点依旧火爆的同时,以县域小城为代表的小众旅游地呈现指数级增长,成为假日出游的新亮点。

据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十一去哪人少”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大涨200%,县级宝藏小城成为游客“反向出行”的首选。

这种“向县而行”的旅游热潮,并非偶然现象,近两年每逢小长假,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县域小城均曾因旅游消费火热登上热搜,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也持续人气高涨。县域旅游市场正释放强劲消费新动能,在全国文旅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小众旅游地的走红,本质上是其精准契合了旅游消费新需求,同时自身承接能力显著提升,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高性价比凸显:破解传统热门地消费痛点

“不是热门旅游大都市去不起,而是小而美的县城更有性价比”,这一说法精准概括了游客的出行选择。节假日期间,传统热门大城市的旅游短板愈发突出:热门景点“人挤人”导致观景体验大打折扣,交通票务紧张、住宿餐饮价格大幅溢价等问题,让大城市旅游性价比持续走低。

相比之下,县域小城的优势十分明显。自然风光虽无5A景区盛名,却兼具原生态特质与烟火气息,山间晨雾、古镇石板路等场景能为游客带来“返璞归真”的松弛感。在消费成本上,县域物价本就低于大城市,即便节假日有所上浮仍在游客可接受范围。更重要的是,县域客流量相对适中,游客无需在排队中消耗时间,以更低成本就能获得更舒适的饮食、住宿与出行体验。这种“高性价比+优体验”的组合,直接催生了“反向旅游”热潮。

二、需求升级转型:从“打卡游”到“沉浸式体验”

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出行动机与偏好发生深刻转变,新媒体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过去,旅游多以打卡知名景点为核心,游客对城市的认知局限于景区与地标;如今,短视频、直播平台让县域小城的特色魅力全方位展现,街头小吃、非遗手作、当地人日常生活场景等都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使人们对城市的认知更趋多元立体。

这种需求转变在Z世代群体中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Z世代人口约2.6亿,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追求个性化、沉浸式生活体验,崇尚“打卡网红场景、品味特色美食、入住主题民宿”的出行方式,渴望在旅行中找到归属感。县域小城的实惠价格、浓厚烟火气与轻松氛围,既能缓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又能让其脱离快节奏生活,走街串巷品美食、与当地人闲聊的“慢旅行”体验,正契合年轻游客的需求。

三、基础能力提升:软硬件设施支撑客流承接

县域小城能吸引并承接大量游客,离不开自身“内功”修炼——在政策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旅游软硬件全面升级。

硬件方面,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中国民用航空局数据显示,我国263座运输机场中,近7成是中小机场,广泛分布在延吉、天水、张掖、阿勒泰等县域及中小城市周边,加之直达高铁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让“说走就走”的县域旅行成为可能。同时,县域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星级酒店、连锁民宿配置日趋完善,市内交通、共享单车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实现了从“进得来”到“住得下”的保障升级。

软件方面,县域文旅运营思路更趋主动。越来越多小城借鉴淄博、天水等成功经验,从“坐等游客来”转向主动“走出去”:依托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城市名片”,宣传美食、民俗与自然风光;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商家经营,提升服务质量;推出“文旅局长代言”“特色节庆活动”等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大众出行热情。

在看到县域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需正视其面临的挑战:全国数以千计的县域中,能实现“出圈”效应的寥寥无几,多数优质文旅资源尚未被大众知晓;部分县域资源开发理念滞后,基础设施完善度与服务专业度仍与游客期待存在差距。

要推动县域旅游跳出“短期火热、节后沉寂”的怪圈,将“流量”转化为“留量”,需从多维度精准发力。

其一,以科技赋能精细化管理。搭建一体化智慧旅游平台,优化“行前预约—行中服务—行后反馈”全流程体验;依托新媒体矩阵开展精准营销,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品牌辨识度,开辟门票之外的多元化营收路径。

其二,深挖文化内核塑造特色IP。推动自然风光、历史底蕴与民俗风情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实景演出、非遗体验工坊等形式,让传统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以现代设计活化古村落、老建筑,塑造不可复制的文旅IP,提升核心竞争力。

其三,聚焦需求构建全域旅游生态。针对家庭客群、年轻背包客等不同群体偏好,开发定制化产品与主题线路;配套高品质住宿、餐饮、交通服务,构建“观光+度假+体验”的全域旅游体系,满足游客深度游、品质游需求。

县域旅游的崛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更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激活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发展理念持续升级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域文旅产业必将实现可持续繁荣,为我国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