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鸿蒙操作系统5终端数量突破2000万台”冲上热搜。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社交平台表示,鸿蒙5终端设备从0到1000万台用了10个月时间,而此次从1000万到2000万只用了2个月时间。
此外,华为终端宣布,将在30日启动“鸿蒙有礼特别版”专属权益,覆盖吃喝玩乐等多个领域。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搭载鸿蒙5生态内已上架的应用和元服务超3万款,9000余个应用深度参与70余种系统级创新功能联合研发。
2023年9月鸿蒙应用全面启动开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进入实质阶段。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鸿蒙系统已超越苹果 iOS,份额达到17%。
“过去的鸿蒙1.0到4.0版本是双框架体系,同时支持鸿蒙和安卓应用,而鸿蒙5.0则完全基于自研内核,所有应用均为重新开发迁移,这一转变使鸿蒙真正摆脱了对安卓生态的依赖,实现了操作系统层面的自主可控。”余承东曾透露,鸿蒙研发六年以来,每年投入超过一万名研发人员,累计研发费用达数百亿,代码量已达1.3亿行。
具体场景中,今年高频应用的优化明显开始提速。华为称,鸿蒙版微信公测尝鲜版已上线“共享实时位置”功能迭代,目前功能已覆盖基础通讯、支付、小程序等全场景。而在本地生活和出行领域,抖音鸿蒙版近期上线“同城与团购”双功能模块,高德地图鸿蒙版接入TrafficVLM交通大模型,大众点评则完成境外服务、景点门票预订购买等模块落地。
此外,目前头部应用的版本迭代周期提高至一周甚至几天内。而据华为应用市场数据,鸿蒙版微信自1月份正式上线以来,已经累计更新了17个大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2个大版本。
但在上线的过程中,微信与鸿蒙也经历过磨合。
2024年6月,微信内部体验版曾因系统底层API兼容问题出现闪退,团队与华为工程师联合攻关两周才解决。“微信鸿蒙版是一款产品,也不仅仅是一款产品。开发它的本质,是让两个高速前进,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彼此磨合和熟悉,就像执行一场空中加油任务。”腾讯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这些挑战只是所有技术攻坚中的冰山一角,两年间,鸿蒙团队累计收到超过1000万条用户意见和建议。面对闪退、卡顿问题,余承东从不回避:“这些多是APP刚适配的问题,一般一周内迭代就能解决,超过96%的问题都得到了快速闭环。” 他同时透露:“华为会陆续为2亿- 3亿台存量手机开放升级,升级后性能更流畅。”
从目前适配的节奏看,从基础通讯功能、音视频通话、朋友圈,到微信支付、小程序、视频号功能,鸿蒙手机版微信的功能已逐渐完善,与此同时,鸿蒙电脑版微信,也已正式上架应用商店。
此外,头部应用也开始主动选择在鸿蒙首发新功能,如小红书鸿蒙版首发“圈选搜图”,微博鸿蒙版行业首支持HDR Vivid超高清图片等。在华为看来,这些“首发功能”为深度共创,也会进一步推动鸿蒙生态的成熟。
当前,鸿蒙6的开发者Beta已正式启动报名。为了激发更多的开发者,目前华为已投入近百亿支持开发者迁移,并在全联接大会上同时启动“天工计划”,投10亿元资金与资源支持AI生态创新。值得关注的是,鸿蒙6将强化互联与AI。在公布的技术细节中,华为的软件、硬件、芯片以及云服务能力都被整合到新系统架构中,并通过AI直接融入鸿蒙操作系统底座上。
在生态构建中,余承东表示,预计未来将有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智能硬件、智能机器设备运行鸿蒙操作系统,将来矿山、医疗、航天卫星等设备都能跑鸿蒙,开源会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计划推动鸿蒙走向全球。
“鸿蒙6会带来更强大的互联和智能体验。 随着激励体系完善,鸿蒙年底有望实现与安卓、iOS生态看齐。”余承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