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器人出海战打到水下,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攻占海外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9-30 15:09:17

作者:乔心怡    责编:刘佳

对于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来说,打开海外本土的知名度只是第一步,通过技术获得产品优势、完善销售渠道是更重要的事情。

中国的泳池清洁机器人正加速出海。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世界赛艇锦标赛期间,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iGarden宣布了与德国赛艇协会(DRV)的战略合作。“除了德国之外,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也是我们的重点市场,我们也会和这些国家的官方协会合作,来提升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iGarden首席营销官龚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iGarden将会为德国赛艇协会提供泳池清洁机器人、变频除湿机等核心产品。

借运动赛事出海,打开海外本土知名度,已成为不少中国品牌出海的常见路径。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Aiper曾经和Sydney Sixers(悉尼六人队,澳大利亚板球队)达成合作;iGarden也在今年获得了法国西方汽车俱乐部(ACO)的认证,成为勒芒24小时耐力赛官方合作伙伴。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数据,2025上半年全球泳池机器人出货93.3万台,同比增长18.7%。当前全球泳池数量接近3000万个,泳池机器人的渗透率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图片来源:乔心怡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龚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前,iGarden主要依赖与当地泳池安装方等B端企业合作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对渠道的依赖带来成本和议价上的压力。“转向直面消费者虽然能够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但也对售后服务、物流体系和本土化运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新的市场,对于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品牌来说,打开海外本土的知名度只是第一步,通过技术获得产品优势、完善销售渠道是更重要的事情。“泳池清洁机器人要把技术栈真正打磨好并不容易。”龚颖表示,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水下可用的传感器非常有限,且续航问题一直以来是行业痛点。“这背后并非单点技术突破,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综合迭代。”

一位珠三角的泳池清洁机器人企业负责人Eddie告诉记者,在水下,传统的雷达、红外感知基本失效,“受到水体漫射与反射的双重影响,设备往往无法接收有效信息”。Eddie说,泳池清洁机器人技术门槛高,真正能够保证产品有效性和稳定性的并不多,“国内品牌的泳池清洁机器人普遍退货率在30%左右。”

在全球泳池机器人仍处于低渗透阶段的当下,中国品牌的出海竞争才刚刚开始。龚颖告诉记者,近年来团队更注重全栈能力的加强,而非“单打独斗”。她透露,硬件之外,企业正在加大在传感器研发、算法优化、能源管理和智能控制等环节的投入。“因为最终决定我们是否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站稳脚跟的,不是单纯的流量,而是技术的壁垒。”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