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6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向总统马克龙递交辞呈,马克龙已接受辞呈。
就在前一晚,勒科尔尼刚刚完成其内阁部长成员的任命工作。此时,距离马克龙任命勒科尔尼为新任法国总理的9月9日尚不足一个月。
勒科尔尼在电视讲话中坦言:“我无法履行总理职务,因为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他还称,法国议会中的其他政党未能作出必要妥协:“我已准备好作出妥协,但每个政党都期待其他政党全盘接受其议程。”
勒科尔尼是马克龙在过去两年内任命的第五位总理,同时也成为自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任期最短的总理。事实上,自2024年法国提前举行大选后未能产生拥有绝对多数的政党后,法国政治运作长期陷入瘫痪状态。
原本计划于当地时间周二(10月7日)提交部长会议审议的法国国家预算草案,也因此打乱了时间表,引发市场波动。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时,法国CAC40指数下跌1.5%,欧元兑美元汇率下挫0.66%。此外,法国3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一度冲高至4.441%,创下一个月新高,之后略有回落。
是什么引发强烈反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马克龙选择勒科尔尼的一个重要考量在于其“忠诚度高”。
勒科尔尼是自2017年马克龙就任总统以来,唯一一位始终在政府中担任部长级职务的官员,被法国媒体视为“忠诚派”及马克龙的长期盟友。
然而,正是这种“忠诚”引发了争议。在5日晚公布的内阁名单中,勒科尔尼组建的政府几乎与前总理贝鲁时期如出一辙,重要职位基本未作调整。其中,来自马克龙的复兴党的部长人数达到10位,比例甚至高于2017年马克龙上台时的内阁构成。在全部15名部长中,左翼和极右翼政党未获任何代表席位。
具体来看,上一届政府中的司法部长和文化部长都继续留任,经济部长这一关键职务则由马克龙的盟友莱斯库尔(Roland Lescure)出任,他曾在马克龙第二任期初期担任工业和能源部长。
尤其引发不满的是,在马克龙任内担任财政部长长达七年的勒梅尔(Bruno Le Maire)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接替勒科尔尼留下的空缺。勒梅尔在疫情期间主导财政工作,期间财政赤字大幅攀升,其任命备受争议。
勒科尔尼的两位前任贝鲁与巴尔耶皆因与国民议会在支出计划上僵持不下而遭罢免。当前,法国公共债务水平已创下历史新高,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欧盟中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位列第三(113%),几乎是欧盟规定上限60%的两倍。
勒科尔尼在接任时曾表示要与过去的政治“深刻断裂”,但这份内阁名单迅速激起左右两翼强烈不满,认为这释放出马克龙无意改变亲商立场的信号。
法国中右翼政党“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领导人雷塔约(Bruno Retailleau)虽然在新内阁中继续担任内政部长,却在5日晚率先发难,批评称:“政府组成未能体现所承诺的变革。”
极右翼的“国民联盟”主席巴尔德拉(Jordan Bardella)直言:“我们明确告知总理:要么变革,要么面对不信任投票。”
左翼的法国社会党也威胁称,除非勒科尔尼暂停马克龙标志性的养老金改革,否则将投票否决新政府。
勒科尔尼在辞职后的电视讲话中回应称,“党派的胃口”已在执政联盟内部显现,并强调“必须始终将国家置于政党之上”。
此外,勒科尔尼在上任后不久便迅速陷入“学历造假”风波。根据多份公开资料、其个人传记及过往演讲内容显示,自2016年以来,勒科尔尼或其团队多次对外表示,他曾在巴黎第二大学获得公共法硕士学位。然而,有指控提出,他实际上并未取得所声称的硕士学位。据报道,勒科尔尼的总理办公室已对此指控予以承认。报道还显示,法国全国公共教育雇员工会已就此事提起诉讼。
法国的政治僵局
勒科尔尼于9月初上任之际,法国正面临公众普遍不满与社会局势持续动荡的复杂局面。当月,巴黎及多个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罢工与示威活动,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强烈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
赵永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马克龙第一任期以来,选民对其寄予厚望,但其国内经济改革成效未达预期,且在欧盟事务、国际援助等外部议题上投入过多精力,加剧了民众对国内政策的不满,特别是在高通胀背景下,中低收入阶层承受更大压力。”
他进一步阐释称,通胀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有差异,物价上涨30%至60%对富裕群体影响不大,因日常消费占其总财富比例极低;而对月收入1000至2000欧元的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上升可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随着勒科尔尼宣布辞职,法国再度陷入一场新的政治危机。市场对此反应迅速,法国债务与德国基准国债之间的利差一度攀升至0.88个百分点,逼近自十多年前欧元区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利差通常被视为衡量市场担忧程度的关键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勒科尔尼是马克龙自2024年夏季提前选举以来任命的第三位总理。法国政治学者布里斯蒂埃尔(Antoine Bristielle)分析认为,目前马克龙仅剩两个真正可行的选项,一是解散国民议会,或是主动辞职以触发新一轮总统选举。从现有迹象判断,他选择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国民联盟”前主席勒庞(Marine Le Pen)公开呼吁举行提前选举。“解散(议会)是绝对必要的。”她还补充道,对马克龙总统而言,主动辞职将是“明智之举”。不过,马克龙此前已明确排除了这一选项。
巴克莱欧洲股票策略主管埃马纽埃尔·考(Emmanuel Cau)称:“结束当前政治危机的唯一可行途径是举行新的选举。”他进一步表示,这场持续的不确定性正使欧洲市场变得“难以投资”,也为投资者的谨慎策略提供了理由。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全球宏观策略师沙夫里克(Peter Schaffrik)也认为:“政治问题意味着法国所面临的任何问题都将难以得到解决。”(第一财经记者冯迪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当前的财富税提案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旨在回应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财富分配焦虑。”
马克龙表示,法国将在巴勒斯坦设立大使馆,但前提条件是“所有人质得到释放,并且停火协议达成”。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他被法国媒体称为“忠诚派”和马克龙的长期盟友。
赵永升表示,目前法国债务负担在欧洲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和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