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再生纸浆”系列报道引起重视,海关及行业协会出手

第一财经 2025-10-09 11:17:15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计亚

已着手研究完善相关标准,进一步强化海关监管。

第一财经近期有关“再生纸浆”的系列报道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海关总署、中国造纸协会已着手研究完善相关标准,进一步强化海关监管。

据多方信息,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将召开进口再生纸浆工作座谈会,相关造纸企业负责人、造纸行业协会和业内专家将参加。海关方面态度明确,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洋垃圾,禁止境外洋垃圾在我国倾倒、堆放、处置。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造纸协会已联系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玖龙纸业(02689.HK)、理文造纸(02314.HK)、山鹰国际(600567.SH)、景兴纸业(002067.SZ)、荣成环保(曾因“禁废令”放弃A股上市)、建晖纸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北京林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专家也将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将重点关注目前中国造纸企业进口再生纸浆情况,再生纸浆的生产工艺(干法制浆和湿法制浆)及占比。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安全卫生环保、强化内控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进口再生纸浆在放射性、重金属、夹带危险废物以及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各方就保障进口再生纸浆供应链安全稳定,制修订相关标准,加强有关监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海关总署商品检验司工作职责为拟订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和监督管理的工作制度,承担进口商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工作。承担国家实行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验证工作,监督管理法定检验商品的数量、重量鉴定。依据多双边协议承担出口商品检验相关工作。

2021年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海关查验出以再生纸浆名义进口固体废物并退运的案例。据青岛海关官网9月28日消息,近日,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查获一批禁止进境洋垃圾,共计746.78吨。该批进口货物申报品名为“再生纸浆(块状)”。经专业机构鉴定,该批货物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目前,海关已暂扣该批货物。

黄岛海关查获禁止进境洋垃圾746.78吨。资料来源:青岛海关官网

2021年1月、12月,杭州海关依法退运1900余吨、2500吨不合格再生纸浆。2022年2月,在杭州海关所属嘉兴海关监管下,某企业进口的7批次、共计4117.84吨不合格再生纸浆退运出境。

2022年11月,某纸业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江苏扬州海关申报进口一批总重498.58吨的再生纸浆。经查验,发现该批再生纸浆品相较差、质地不纯,并掺杂未碎解的大纸片、塑料、铁丝等杂质,综合判定该批纸浆为我国禁止进口的“洋垃圾”,被海关依法全部退运出境。

2024年11月,海关总署公布打击“洋垃圾”典型案件,其中,2024年5月8日,厦门某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一批再生牛卡纸,申报数量为256.76吨。经查验,部分再生牛卡纸存在散落、泡水、脏污、破损、霉变及卷筒卷芯严重变形情况。经鉴定,判定该批再生牛卡纸其中36卷共计65.57吨为固体废物。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境外固体废物输入境内处50万元到500万元罚款,承运人与进口者承担连带责任。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今年8月,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禁废5年间,一些“洋垃圾”仍改头换面进入中国,其中就有再生纸浆。国内一些造纸企业借再生纸浆之名,跳过常规制浆工艺,直接将废纸原料打碎后包装进口。这让“禁废令”形同虚设。

8月21日、28日和9月16日,第一财经刊发《禁废5年,“再生纸浆”三大问题浮出水面|一线调研》《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获通过,将强化对鉴别机构指导》《干磨纸浆进口存隐患,专家建议完善标准、强化监管》三篇报道,引发高层领导和业内广泛关注。

进口再生干磨纸浆品质对比。摄影/章轲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干磨法再生纸浆看似“省事”,实则存在多重隐患。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凤介绍,正规的废纸浆生产需要在液态下进行除渣、筛选等净化工序,再经过浓缩加蒸汽处理(如热分散),高温干燥最终形成废纸浆。经过这些工序生产的再生浆板,纤维含量可达91.5%以上(含水分8%),几乎没有杂质,而且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实现了杀菌,符合卫生标准要求。而干磨纸浆生产将废纸原料经由粉碎机粉碎成碎片状,直接打包进口,省略了绝大部分生产流程。

天津科技大学轻工学院副教授安兴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干磨工艺没有用水作为溶剂,也就失去了通过水力分级、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的机会。废纸原料中常见的污染物比如塑料碎片、胶黏物、微生物、重金属(如铅、镉)在干磨过程中无法有效分离。

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国内生产环节,就会变成“隐形炸弹”:微生物污染(如大肠菌群)可能威胁食品包装纸、卫生纸等产品的卫生安全;重金属残留会污染水处理系统,形成二次污染;未净化的杂质可能在纸机运行中堵塞设备,甚至影响成品纸的洁净度。

业内专家给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介绍,某港口进口废纸卫生除害处理效果数据显示,对未处理的12个样品废纸按照GB15979-2002标准检测,细菌总数最高的达15万个/克;真菌总数最高的达2.8万个/克;大肠菌群定性阳性数5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3个、绿脓杆菌阳性1个。同时进口废纸还含有病媒生物19种,植物害虫43种。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有关专家表示,针对干磨纸浆进口出现的问题,应逐步完善标准,加强监管。“行业内对于提升进口干法制造再生纸浆标准的呼声十分强烈。”业内人士称。

多位专家建议,在《再生纸浆》(GB/T43393-2023)标准修订中,增设强制性指标,明确纤维形态要求(如纤维疏解度、未分散纸片含量限值);加强对污染物(如塑料、重金属、微生物)的检测标准;增加对纤维回用性能的技术约束。通过严格的标准,淘汰不合格干磨纸浆产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