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新线路首发,北欧企业加码在华投资

第一财经 2025-10-15 15:27:45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胥会云

前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

中欧班列(武汉)陆运版图再次向北欧延伸,湖北武汉到北欧三国(瑞典/丹麦/挪威)的新线路首发启航,跨境物流效率提升50%。

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下称“北欧论坛”)在湖北武汉开幕。北欧论坛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为促进湖北省对欧交流、推动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幕式上,湖北与北欧企业现场签约超1000亿元,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大健康等领域。

电动汽车及电池成合作新热点

近年来,中国与北欧五国双边贸易量质齐升。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531.7亿美元,增长8.5%。今年1~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其中,药品、精密机械是北欧国家对华出口的主力军,电机电气设备、车辆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北欧企业也在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截至目前,北欧五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过50亿美元,位居欧洲国家前列。以本届论坛主宾国丹麦为例,500多家丹麦企业在华投资1300多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达到54亿美元,约占北欧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1/3。今年1~8月,丹麦对华投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嘉士伯啤酒扩大在华投资,佛山生产基地落成投产;乐高集团在上海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主题乐园,不久前正式开园;诺和诺德也宣布在天津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

多家参会的北欧企业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重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瑞典斯堪尼亚、挪威雅苒国际、芬兰芬欧汇川等北欧企业将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研发中心,深度融入本土汽车、机械、船舶等产供链。

当前,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双方合作的新热点。北欧国家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电动汽车渗透率较高,比亚迪、蔚来、小鹏、岚图等一大批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北欧多国市场,获得当地消费者青睐。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北欧国家,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设在芬兰。北欧地区已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欧洲、加快开展产供链合作的重要市场。

中欧班列陆运版图向北欧延伸

开幕式上,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线路(湖北武汉-瑞典/丹麦/挪威)新线正式启航。

与此同时,一列中欧班列(武汉)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玩具等货物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鸣笛启程,经阿拉山口出境抵达德国汉堡后,部分大柜将以铁水联运方式转运分拨至瑞典、丹麦、挪威北欧三国。

第一财经记者从湖北港口集团获悉,此次新线路全程时效预计22天,较传统运输方式节省一半时间,大幅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此前,中欧班列(武汉)已陆续开通至芬兰赫尔辛基,挪威奥斯陆、莫斯,瑞典哥德堡等线路,形成了联动北欧多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持续将“湖北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服装等货物运送至北欧市场。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在致辞时提到,湖北发挥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奋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武汉阳逻港“江海联运”链接全球117个港口;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拥有“5+1”全品类进境口岸资质,累计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106条,今年前9月货邮吞吐量达108万吨;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40国120个城市,连续两年开行量突破千列。

龙小红表示,以北欧论坛为桥梁,湖北向欧招商态势整体向好向优,湖北累计设立欧资企业775家,利用欧资40亿美元,前6届论坛上共签订合作项目逾200个。本届论坛期间,湖北将推动各市州达成一批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1000亿元,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大健康等领域。 未来,湖北将继续深化与北欧、与欧洲、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合作,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为支点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