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满足于中欧班列开行量第一,陕西要重点打造这个“圈”

第一财经 2025-11-27 19:55:17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胥会云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打造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

西安开行的中欧班列领跑全国,陕西希望在此基础上打造中欧班列经济圈。

11月27日,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温志刚表示,下一步,陕西将紧扣国家战略部署,以打造中欧班列(西安)经济圈为目标,持续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推动中欧班列(西安)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在发布会上,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虎介绍,2025年1-10月,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5063列,同比增长16.2%,回程班列数占比近六成;带动陕西货物进出口352.5亿元,增长10.8%,占班列货值57.3%。

最近几年,西安一直推动中欧班列高速增长。根据西安官方公布的数据,2019年-2024年,西安分别开行中欧(亚)班列2133、3720、3841、4639、5351和4985列,在全国城市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在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量合并计算之后,中欧班列(成渝)一直保持全国第一。不过,今年的数据显示,西安有可能今年超过成渝两地开行量。根据两地官方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000班,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455列。

温志刚在发布会上表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建设,常态化开行国际干线18条,“+西欧”集结线路26条,辐射范围拓展至欧亚45个国家和地区,陕西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占全国总量超过四分之一,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国。

不过,有资深行业人士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的开行量已经不能反映班列发展好坏了,现在再比较班列量意义不大,特别是头部城市,主要还是看为城市和供应链服务的功能。

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发挥好中欧班列综合带动作用,强化西安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开放功能,推进港贸产城融合发展,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11月1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铁集团、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核心议题聚焦深化中欧班列国际合作,重点探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化等物流体系创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搭建的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中欧班列(西安)正从单一运输通道向“物流+贸易+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平台转型。温志刚表示,下一步重点做好强枢纽、畅通道、优服务和聚产业等四方面工作。

其中,在强枢纽方面,按照“枢纽牵引、通道联通、多点支撑”的思路,以西安港为核心,实施集结中心“腾笼换鸟”、数字赋能工程,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带动宝鸡、榆林、安康节点城市发展,在空间和功能上构建“一核两轴三节点”总体布局。

在畅通道方面,对内,优化班列线路和节点布局,推动开行更多“+西欧”国内集结线路,进一步促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省份等的互联互通。对外,深度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这条主轴,向西连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积极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线路建设;向东深化与沿海港口合作,培育海铁联运快线品牌,有效联通全球航运体系;向北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扩能“西安—榆林—二连浩特”通道;向南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双向互动,打通更多出省出边出海通道,实现“东西南北”四向畅通。

不仅如此,陕西还将建立“通道+平台+产业”联动机制,聚焦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外向型产业,开展定向招商,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开放型产业集群。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