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向新向智向绿,从广交会透视中国外贸新动能|广交会现场

第一财经 2025-10-15 19:18:57 听新闻

作者:高雅    责编:盛媛

广交会已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展示研发能力、推介行业新品的重要平台。

10月15日,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在广州正式开幕,迎来其第138届盛会。

本届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展览总面积达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过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展区内容涵盖电子家电、工业制造、照明电气、五金工具、车辆及两轮车等5大板块共19个展区,集中展示中国制造的前沿成果与综合实力。

据广交会数据,本届参展企业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资质的优质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创下历史新高。展前调研显示,预计现场将展出近一年内研发的新产品超过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近110万件,广交会首展新品近80万件,充分展现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与知识产权成果。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产品向新向优。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在近日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标志,近年来广交会持续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外贸新动能注入强劲动力。本届广交会也不例外,在助力外贸“向新”“向智”“向绿”发展上都有新亮点、新体现。

广交会开幕日人潮涌动/第一财经记者摄

培育外贸发展新亮点

广交会已经成为广大外贸企业展示研发能力、推介行业新品的重要平台。继第137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后,本届广交会延续这一亮点,展出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前沿产品,进一步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在一个展位上,境外采购商络绎不绝,纷纷体验该公司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不断上下台阶进行实地测试。这是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销售人员蒋佳俊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这款外骨骼助行机器人能使人体的感知负重降低约30%,适用于登山、骑行等户外场景,也可服务于养老护理与康复训练领域。

他表示,作为机器人产业中“聚生智能”类别的创新产品,该外骨骼机器人目前已在部分景区投入租赁运营,用户能够以较低成本先行体验,再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购买,“目前已有不少海外用户前来体验,养老和运动人群在全球范围内基数庞大,我们希望这款产品能先从国内起步,逐步走向世界。”

“今天已有采购商现场下单。一位马来西亚采购商在试用后,当即订购了10台。”蒋佳俊介绍,该产品的单价为650美元。

另一家专注于巡检机器人的千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参展商黄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区别于大多数以硬件生产为主的机器人企业,该公司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换言之,不仅卖产品,还提供配套的咨询服务。“我们的室内机器人通过三维地图构建技术,机器人能在三维环境中实现自我定位,用户只需点选屏幕上的目标,机器人即可自主规划路径并完成巡检任务,这是我们与同行的一个核心差异。”他称。

此外,该巡检机器人系统在节省人力方面成效显著。“在已落地的变电站项目来看,5台机器人可以负责8000多个点位的日常巡检,每日能完成超过16000次点位的检测任务。”他称,仅在开幕日当天上午,就有多个来自电力行业的海外采购商询单,遍布美国、南美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千巡科技的巡检机器人之一/第一财经记者摄

向绿而行的风向标

除了智能制造,绿色转型也是本届广交会的鲜明主题。

王志华称,我国外贸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已进入快车道,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储能产品等成为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转型发展成果的亮丽名片。

他称,广交会对于绿色贸易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本届广交会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继续做强新能源展区中的氢能新题材,持续优化储能产品专区,共吸引新能源参展企业305家,较上届增加3%。展前调研数据显示,本届参展企业中,有38.4%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绿色生产技术。各类企业现场展示的绿色低碳产品总数达到108.3万件。

在新能源展区,日月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室专案管理专员凌国哲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该公司专注于太阳能逆变器研发,其混网太阳能逆变器最大功率可达50千瓦,在同类产品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我们的逆变器产品均为自主开发与制造,因此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服务,无论是外观设计更新,还是输入电压范围的扩展,甚至是特殊应用场景的适配,我们都有足够的研发资源和经验支持。”他进一步称,公司产品“卷”的是技术而非价格,“我们的产品已获得多个国家的不同认证,整体架构成本较高,功能也更为全面,因此目前主要面向欧洲等发达市场。当前, 该公司近7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可远程监控的太阳能逆变器/第一财经记者摄

在储能领域,深圳华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运营专员肖伟金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该公司的储能设备兼具并网与离网功能,可实现灵活的市场化电力交换,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尤其在德国、荷兰等地客户基础稳固。

肖伟金称:“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整合能力。全球约六七成的锂电池材料及储能相关产品来自中国,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供应链优势。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能够对电力进行动态管理。我们从原材料电芯到后续储能柜的全产业链均实现自主生产,都有自己的工厂。”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