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深中通道通车后,珠江口另一条超级通道深珠通道开始加快建设进程。近日,记者从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中标该项目前研供应商,联合体成员包括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前研工作的启动意味着这条“超级通道”已经开始从规划落地为现实。
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
作为省重大交通工程,深珠通道工程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自去年以来,深圳、珠海两市均全力推进深珠通道的建设,具体细节和推进计划逐渐明朗。今年2月,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到,共建互联互通的湾区交通网络,保障环湾集聚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空间,规划布局深珠城际等铁路,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
目前,深珠通道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了空间预留。
深珠通道设计方案复杂、路线通道资源稀缺、建设周期长,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线路布局及实施策略为前研工作的重点。研究主要结合跨江需求预测,深入论证深珠通道规模及功能需求,明确线站位方案和工程建设方案,分析工程跨珠江对通航条件、水环境的影响等,并开展关键性专题前期研究工作,为深珠通道纳入国家上位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公铁复合型跨江通道接驳多条城际
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拟议,深珠通道为公铁复合型跨江通道。东起深圳市前海合作区,跨越珠江口,西至珠海高新区,位于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之间,距深中通道约12公里,距港珠澳大桥约20公里。根据初期的工程讨论,深珠公路通道规划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前海与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
深珠高铁始于深圳西丽站,跨越伶仃洋至珠海,于珠海市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鹤洲),线路全长约8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深珠城际始于深圳前海站,于珠海市高新区后环片区设站,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线路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深圳对粤西经济辐射力持续增强
深珠通道建成后将填补珠江口现有交通网络的结构性空缺,与深中通道形成互补,完善珠江东西岸跨江通道体系。通道内规划的深珠城际铁路,有望实现深圳到珠海30分钟直达,进一步推动“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建设。
随着超级通道的打通,深圳在大湾区经济辐射力将进一步增强,加大深圳对珠江西岸、粤西及大西南地区的带动作用,同时助力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大湾区整体竞争力。未来,“深圳研发+珠海制造”模式,将加速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链整合,推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三大自贸片区形成闭环,降低物流与人才流动成本。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澳门举办,聚焦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投资额约23.43亿元。
本年度《施政报告》结构清晰、措施务实、目标明确,既强化“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文化,亦体现“高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治理智慧,为香港经济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北都区建设不仅利好深圳的服务业,更带来扩大科技产业合作的机会
破解要素流动阻碍,强化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