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购物需求,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17日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11月1日起实施。
17日,财政部召开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关税司副司长吴京芳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此次调整主要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和丰富商品供给两方面,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免税政策变得更加便利、更加给力。
吴京芳表示,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及海南省,抓好政策实施工作,持续释放政策效应,让消费者享受便利、得到实惠,为释放消费潜能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同时,财政部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和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继续深化税制改革,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离岛免税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独有的财税政策,自2011年试点以来,财政部不断通过制度创新和调整优化激发海南消费市场活力。2020年进一步实施了海南离岛免税新政,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财政部数据显示,新政策实施5年来,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约1958亿元,购物人数约2858万人次,购物件数约2.4亿件,成为海南旅游消费的强劲增长极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靓丽新名片,为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海南旅游消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后离岛免税政策将继续实施。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释放离岛免税政策效应,更好满足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
吴京芳介绍,主要有五项措施:一是扩大政策适用人群。离境旅客原来主要通过市内免税店、出境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进行免税购物。近年来,随着离岛免税政策不断优化,购物体验持续提升,离岛免税店对离境旅客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为了便利离境旅客在海南旅游期间消费,在原有购物渠道基础上,允许离境旅客在离岛免税店购物消费,提升离境旅客购物便利度,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二是丰富商品品类。目前离岛免税涵盖化妆品、手表首饰、服装鞋帽、母婴用品、保健食品、家用医疗器械、电子产品、酒水饮料等共45大类商品。此次,聚焦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新增宠物用品,吉他、小提琴等乐器。调整后的离岛免税商品共47大类,商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满足旅客购物需求。
三是增加科技智能商品。在现有小家电、电子消费品等大类中,增加更富科技价值、创新价值、体验价值的科技数码产品和配件,比如扫地机器人、睡眠仪、数码摄影摄像器材、微型无人机、鼠标键盘等。这些商品贴近文化娱乐、健康体育等消费新热点,也更加符合当下追求品质生活、健康生活的消费新趋势。
四是允许国货入店免税销售。近年来,我国打造出不少“国潮精品”“国货爆款”,国内商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离岛免税销售的是进口商品。为推动国内商品走向世界,将允许部分国内商品在离岛免税店里免税销售,主要包括能够展现国货风尚和海岛特色的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该项措施不仅支持国内商品扩大销售渠道、助力走向世界,而且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商品选择空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五是便利岛内居民购物。为提升岛内居民日常生活购物便利度,此次放宽其购买离岛免税商品的条件,对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允许其在本年内不限次购买化妆品、香水、服装服饰、箱包等15类“即购即提”商品。岛内居民主要包括:年满18周岁持有海南省身份证、海南省居住证或者社保卡的中国公民,以及在海南省工作生活并持有居留证的境外人士,涵盖绝大多数在岛内居住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