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逝世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点评: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库克年内第二次访华
苹果CEO库克10月13日现身苹果抖音直播间,宣布苹果iPhone Air国行版将于10月22日正式开售。作为苹果首款仅支持eSIM的机型,iPhone Air在中国大陆依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提供eSIM服务。苹果也在推动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进入中国。库克还现身上海参加LABUBU巡展,在北京与开发者逛了将府公园。
点评:库克访华在中国停留近一周,聚焦两大重点,一是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发布首款仅支持eSIM的iPhone机型,二是推动苹果智能在中国的落地。
苹果iPhone Air开启预购
苹果官网显示,苹果“最薄iPhone”iPhone Air 10月17日开启预购,10月22日发售。开启预购当天,电商平台的iPhone Air较为紧俏。上午9点,苹果官网开启iPhone Air预售后,五分钟内即售罄。京东页面信息显示,截至17日中午,已有33.2万人在Apple产品京东自营旗舰店预约iPhone Air,已售“1万+”件,多地区iPhone Air全款式缺货。线下零售店也显示“无货”。
点评:此前市场研究机构预测iPhone Air将不会是iPhone新系列的主力机型。Omdia预估,iPhone Air首年出货约1000万台。TrendForce集邦咨询则认为,Pro系列仍将是市场的销售主力。不过,从目前数据看,消费者对该机型还是抱有较大兴趣。iPhone Air是国内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记者在中国联通网站看到,截至17日下午1点,联通eSIM在线预约人数已达19.5万人。
新凯来子公司发布新一代国产示波器
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在深圳开幕。新凯来的两家子公司启云方和万里眼都发布了最新的产品,包括两款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带宽突破90 GHz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启云方此次推出的EDA产品性能较业界标杆提升了30%,万里眼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则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了500%,实现了多代产品的跨越。
点评:这两家公司带来的“惊喜”在于国产技术在高端领域的突破。此前欧美厂商EDA软件长期垄断我国的EDA市场,启云方此次推出的新品则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的技术空白。示波器则是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此前中国厂家只能提供中低端示波器产品,新产品实现了高端突破。
讯飞AI同传大模型升级
10月14日下午,科大讯飞在上海世界会客厅同步联动迪拜Gitex Global科技盛会,发布AI同传技术的重大升级,通过讯飞AI翻译耳机,现场演示了跨语种实时低延迟对话,展现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技术稳定性,以及端到端同传大模型的强大算力。
点评: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科大讯飞向全球展示中国AI翻译技术的最新突破,让中国AI技术架起连接世界的桥梁。在全球科技盛会Gitex Globe上发布,也加速了中国技术的出海。
京东方与OPPO及一加发布超高刷OLED手机屏
10月14日,京东方与OPPO及一加手机共同发布了双方联合打造的165Hz超高刷新率OLED手机屏,它还可以实现1尼特的超低亮度,并搭载京东方LTPO2.0自适应刷新技术。这款超高刷OLED手机屏将正式搭载于一加15旗舰手机上。
点评:手机屏幕正在进入超高刷时代。今年面板企业与手机厂家紧密合作,接连推出多款高刷手机屏,高刷新率正成为手机面板及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高刷新率可让手机用户在玩游戏、看视频时有更流畅的体验,结合自适应刷新技术可以节省手机能耗。群智咨询预计,2025年国内手机厂商的高刷新率(120Hz、144Hz、165Hz等)手机的出货量约3.1亿台,同比增长约3.9%,其中144Hz及以上超高刷新率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82%。
中国管理全球论坛聚焦“AI+管理”
10月17日,以“AI+管理”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在青岛举行。作为承办方代表,金蝶董事长徐少春认为,AI推动企业管理转型,管理者需转向精神激励与情绪价值提供;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认为,中国AI应用场景丰富,企业需加强相关管理人才培养。由海信、金蝶等企业发起成立的“中国管理人才发展研究院”在论坛上正式揭牌。
点评:上海创智组织管理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发起人之一陈春花提出,企业领导者要做AI时代的架构师,推动组织自驱与人机协同。论坛同期发布的首届“中国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榜”中,海信“欧洲破局之路”、义乌双童“自主创业裂变机制”、酷开科技AIOS数智化管理系统等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样本。
索尼在华布局线下娱乐实景
10月15日,索尼线下实景项目探梦科技新馆开业,包括引入虚拟形象捕捉、AI辅助创作系统、机器人、机器狗等技术应用及索尼娱乐IP。馆长范宏军介绍,这是他在索尼工作多年来,跨部门合作中最复杂、也最突破传统思维的项目,结合了包括索尼中国设计中心、索尼半导体部门、索尼中国软件中心、索尼中国研究院索尼、日本总部等参与。
点评:索尼探梦新馆作为索尼集团在华线下实景娱乐(LBE)的核心试点之一,是索尼实现“创意娱乐愿景”愿景的举措。人们对索尼的传统印象可能是 “耳机、彩电、相机”,现在要传递的是 “覆盖影视、音乐、动画、游戏的创意娱乐公司”,索尼希望借助实景体验,打破用户对索尼的 “单一认知”。据第三方机构数据,2026年沉浸式产业(包含线下实景娱乐)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500亿元。
微博活跃用户向31-40岁的中青年迁移
10月18日,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在2025微博V影响力大会透露,截至2025年6月,微博平台月活跃用户(MAU)达到5.88亿,日活跃用户(DAU)2.61亿,全平台日均发博量1.05亿、日均评论量0.63亿、点赞数1.97亿。
点评:公布月活用户的同时,微博平台用户结构正悄然变化,活跃用户逐步向31-40岁的中青年迁移,该年龄段月活跃用户占比22.9%。此外,活跃用户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70.7%,四线及以下人群占比持续提升,达到31.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显示出下沉市场的潜力。
2025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新增42家
近日,创业邦旗下数据分析平台睿兽分析发布《2025H1全球独角兽企业观察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球新增42家独角兽企业,同比下降12.50%,环比下降6.67%。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赛道持续火热,新晋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等行业。其中,中国有8家广义独角兽(含成立超10年的独角兽)IPO,有6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点评:全球独角兽增量放缓,资本更趋理性。AI、企业服务赛道持续吸金,技术落地与商业化能力成估值核心。
阅文宣布多项业务升级
10月16日,阅文CEO兼总裁侯晓楠宣布多项业务升级,涵盖短剧、潮玩、AI应用能力升级等,围绕“IP+AI+消费”融合发力,构建IP价值的第二增长曲线。侯晓楠表示,阅文看到了四个关键趋势:内容爆炸时代,好故事是定海神针;AIGC时代,原创力是作品灵魂;新消费时代,IP是超级杠杆;全球共创时代,中国故事是世界语言。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超级IP的黄金时代。
点评:短剧与漫剧正成为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不仅能提升从文字到视觉的转化效率,为大量IP带来开发机会,也将为相关作家开辟全新的转型路径。阅文希望将短剧的成熟模式复用到漫剧这一高速增长的新赛道。
神州控股承建漳州AI政务项目上线
近日,神州控股(00861.HK)承建的漳州AI政务项目上线,福建首名AI智能助手“候喜”率先实现智能咨询、边问边办、辅助审批功能全覆盖,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政务服务人工智能体。
点评:基于神州控股“燕云Infinity”智能化软件平台,“候喜”AI可对不同政府部门的各类数据源进行实时汇总分析,通过深度学习15万份漳州政务服务政策文件与超400万字本土知识库,构建起具备关联分析能力的“政务大脑”。
一星机器人陷入解散风波
10月16日,关于具身智能创业公司一星机器人(OneStar)解散的传闻逐渐发酵。随后,多个独立信源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该公司确实处于解散阶段。一星机器人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吉利集团创始人之子李星星在今年5月发起创立。一星机器人在今年8月宣布完成“亲友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相关产业的过往投资者参与。就在上个月,一星机器人还官宣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银河通用、蓝黛科技等参与投资。
点评:一星机器人的突然解散再次提醒行业:具身智能赛道虽火,但门槛极高、资金消耗巨大。资本加持与明星创始人光环并不能替代技术积累和落地路径。短短数月从高调融资到黯然退场,反映出创业热潮下的浮躁与焦虑。真正能走远的企业,终究要靠长期的工程能力与清晰的商业逻辑支撑。
第二代星舰落幕
北京时间10月14日清晨,SpaceX的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射。这是星舰的第十一次发射,也是第二代星舰的最后一场收官表演。飞行的核心看点为超重助推器首秀悬停技能。本次SpaceX采用的助推器曾经参与过星舰的第八次试飞。
点评:第二代星舰的谢幕,标志着SpaceX在可复用重型航天器的工程探索中又完成了一个阶段性闭环。SpaceX或许已经把星舰从“梦想项目”推向稳定试验平台,下一阶段或将转向商业化与太空任务的深水区。
杨振宁说:“我们这一辈人过去总是盼望着中国‘天亮’,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中国未来有无限可能。”
杨振宁说:“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
“我们正在推动苹果智能进入中国,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人工智能的能力,让人们在每天使用的所有应用程序中,都能借助AI的力量。”
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