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米其林,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一财经 2025-10-22 13:51:49 听新闻

责编:张晓杰

在人们眼中,米其林是一家以“轮胎”为主业的公司。的确如此——这项看似熟悉的事业,其技术复杂度却远超想象。一条轮胎,是典型的“终极复合物”:它要在安全、耐久、能效与舒适之间持续求解什么是“多目标平衡”,既要能在暴雨中稳稳刹停,又要在数万公里的日常通勤中保持低能耗与长寿命;既要静音舒适,又要在高速与极端温差下依然可靠。

正是这道持续百年的难题,逼出了米其林对复合物材料与系统工程的深厚专知,也锻造出这家公司不断自我进化的能力。

如果说轮胎是米其林的起点,那么它所追求的,其实是一整套“让世界更美好”的科学与哲学。米其林把技术与战略放在同一条逻辑链上:它的愿景是让“一切皆可持续”,即以“人 × 利润 × 环境”的乘法关系为约束,不是相加,而是相乘,意味着任何一个维度为零,整体便无从成立。到2050年,品牌的梦想,则是通过关键创新去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气候变化、资源效率、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因此,正如品牌的口号“创新,不止于道路”所陈述的那样,米其林正从主业出发,将复合物专知积淀扩展至交通出行、建筑、航空航天、低碳能源及医疗等高要求领域,并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用复合物创新重塑我们的生活。

外界时常将米其林视为“把前沿科技融入日常之物”的典型代表,原因恰恰在于此:它先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再以专知积淀扩展生活的更多面向。终极目的,始终是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创新,从轮胎开始

如果你真正走进米其林这家公司,会发现它研究的从不只是橡胶,而是材料的极限。一条轮胎,看起来不过是一只黑色的圆环,实际上却由多种复杂的原材料协同构成:弹性体、补强材料、纤维与钢丝、硫化体系、硅化合物等等。配方的每一次微调,都会牵动“抓地—耐磨—滚阻—静音—舒适—寿命”的联动平衡。对材料性能的执着、对“又要、还要、必须要”的复杂约束的求解,构成了米其林130多年来持续创新的主线。

回望历史,1891年,米其林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可拆卸自行车轮胎,把自行车轮胎的更换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5分钟。到1899年,“永不满足号”(Jamais Content)成为人类史上第一辆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汽车,背后同样是轮胎技术对速度与安全的共同加持。二十世纪中期,米其林发明了子午线轮胎,重塑了汽车工业的结构与标准。而在1992年,米其林又首次在轮胎的配方中添加二氧化硅,让轮胎能兼顾低滚阻、抓地力和更耐磨,成为整个行业的奠基性发明。之后,米其林发明的“绿色轮胎”让节能与安全不再对立。可以说,米其林在一次又一次地改写人类的车轮出行史。

在轮胎行业,有一个独特的经济学逻辑——“磨损即市场”。但米其林反其道而行,提出并坚持“从新到旧,安全始终”,并通过复合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实践一种“耐久经济学”——尽可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为客户创造更大的总拥有价值。即不靠消耗实现增长,而是靠延长价值周期来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复利,收获更多的客户。

这种理念在今年刚刚上市的米其林浩悦五代轮胎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携17项专利,从胶料、花纹和结构三方面重磅升级,誓言“从新到旧,安全始终”。经权威机构测试,浩悦五代在模拟使用5万公里后,湿地刹车距离比竞品平均短6米,对普通家庭而言,意味着更安全可靠的出行,这正是米其林不断创新的意义,用更长久的安全与性能,以可持续的价值循环赢得未来。

米其林将复合物科技延伸的雄心,甚至超出了地球。凭借领先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米其林为未来的月球探测车研发了专用免充气轮胎——这款轮胎必须能够承受零下240摄氏度的极寒和超过100摄氏度高温的极端温差,适应松散且具有磨损性的月壤地形,并在月球辐射环境下稳定承受数百万次形变。

在极端场景里,米其林用一条条轮胎,把人类“出行的边界”推得更远。而登月探索与地面轮胎研发实则是相辅相成的同频而行。月球轮胎的抗辐射、抗老化、适应极端温变的技术,既来源于地球轮胎的沉淀,其突破也将反哺地面乘用车轮胎的未来。简而言之,轮胎只是米其林的起点,不是它的边界。

复合物的延伸

有了在轮胎上锤炼出的“复合物专知”,米其林基于“一切皆可持续”的愿景,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吃的、住的、用的、甚至身体里的一部分,都可能有米其林的影子。

在“行”的维度上,米其林的视野从陆地、天空扩展至海洋。其推出的WISAMO充气式翼帆,依靠既轻且强的可充气织物,匹配能把风力高效传递到船体的桅杆结构,让既有船在不改主推进系统的前提下,依靠风能,获得“免费、普适”的额外推进力。

目前,依靠WISAMO充气式翼帆,已投入运营的船舶可望降低约20%的温室气体排放,新建船舶有望冲击50%及以上的降幅。WISAMO已经完成在滚装船上的海试,并在2025年2月签署首份商业协议,为法国海事、渔业和水产养殖总局(DGAMPA)打造新型海上巡逻舰;2025年9月,其又以概念游艇的形式亮相戛纳与摩纳哥两大游艇展,有助于航运业脱碳,为地球减负。

在“食”的体验上,从高端的中式佳肴,到街边的宝藏美食小店,米其林指南的推介不仅在国内扩大美食的知名度,更把中式美食推荐给更多外国游客。当然不仅于此,米其林的复合物触角深入细节。米其林还为咖啡机打造传送带。这些传动带将若干材料转化为柔性和韧性兼得的复合物,确保传动平稳精确,从而达到稳定研磨温度、保留咖啡原香的目的。

而在“住”的领域,米其林则发起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ResiCare生物基粘合剂,无毒环保,为建筑提供更环保的解决方案。

米其林业务中,最引人注目的延伸,莫过于从“车辆”到“人体”的跨越,米其林守护的不仅是车辆的移动性,也是人体生命的流动性。米其林复合物专知研发的人工椎间盘假体,采用了生物相容性极佳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以模拟人类天然软骨的弹性与功能,让材料在人体内被无感接受、长期可靠工作。当复合物能适应身体的极限,复合物科技就成为了生命的科技。

此外,在那些关乎安全的隐形角落,米其林的复合物科技同样在默默出力。米其林打造的飞机起落架密封件,通过材料创新实现压力适应与泄漏防护,保障飞机在承受冲击与极寒时的着陆安全与设备可靠性。米其林复合物打造的消防水带则要在高温与高压的双重极端下保持完整。可以说,这些米其林复合物守护的“隐形安全”,是现代城市运转的底线工程。

从风帆到咖啡机,从环保的建筑材料到植入体内的人工椎间盘,米其林的复合物科技已经编织成一张无处不在的创新网络。它曾经只改变车轮,如今正以其独特的“创新方法论”,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嵌入各行各业,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没有终点

米其林的未来,不在于简单地再造一种轮胎,而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制造商,为人们提供改变生活的复合物和非凡体验。

品牌目前在全球拥有9个研发中心、6000名科研人员,2023年,其研发总投入高达近100亿人民币。这些看似“离生活很远”的复合物课题,指向的却是同一个目标:让世界更可持续,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在科学以外,品牌也通过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维度,让这种“创新为人”的理念更具温度,比如,米其林指南所代表的,不仅是餐饮的标准,更通过星钥酒店榜单,也是一种对“美好体验”的倡导。可以说,无论是路上的安全,还是餐桌上的幸福,米其林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这句话落到实处。

米其林式的创新文化,也深刻影响它的品牌表达。它让技术不再是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成为一种面向未来、温暖的生活承诺。比如,在今年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米其林发起了一场“寻找追月搭子”主题活动,在上海、广州、成都三地呈现巨型月球艺术装置。它巧妙地将品牌的探索创新追求与中华文化中的浪漫情怀相连。在这一语境下,米其林对人类出行边界的探索、对日常出行的安全保障,与人们的赏月团圆之旅产生了情感共鸣。品牌对探索精神的致敬,也顺势化为可触可感的公共记忆。

出行让米其林成名,但对人类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才是米其林之所以保持领先一个多世纪的秘诀。怀揣“创新,不止于道路”的理念,米其林用复合物专知,推动各个领域的不断进步。这场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创新,是技术上的探索,也是文化上的比喻:创新没有终点,终点永远在更远处。

米其林,这位沉默而坚定的“创新长跑者”,正以其对材料的极致理解与对可持续的坚定承诺,持续重构着我们生活的方式,让未来世界的轮廓,因复合物的无限可能而愈发清晰和美好。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