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上海时装周上,一场以“新女性力量”为叙事主线的Stivanano2026春夏系列大秀,以剪裁明快的造型将刚柔相济的当代女性形象刻在T台上。
比如一件醋酸面料的半裙,用经典包臀廓形致敬职业精神,又通过腰间一片灵动垂坠的长尾自然过渡,隐喻女性在职场与社交场景之间无缝转换。“当代女性仍在平衡社会角色与自我实现之间付出巨大心力,服装可以成为她们的柔软铠甲。”Stivanano品牌设计师Valentina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
在曾任职于Prada、Bally、Ralph & Russo等奢侈品牌的Valentina身上,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时尚精神的延续。2018年她创立自己的品牌Stivanano,试图为女性赋予一种“优雅的韧性”。
这一理念让人想到意大利时装大师乔治·阿玛尼。上世纪80年代,正是他为女性设计的“权力西服”,以宽肩设计和利落剪裁,为女性打破性别边界,让她们穿上既有气场、力量感,又兼具女性曲线与精致柔美的西装。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尚的灯塔也进行着明暗更迭。当乔治·阿玛尼于上月去世,当Prada集团全球首席设计师Miuccia Prada宣布退休,当69岁的Donatella Versace卸任Versace创意总监,曾经引领全球的意大利时尚,似乎迎来一股秋天的凉意。意大利引以为傲的、象征工艺巅峰的“意大利制造”,在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也受到多重挑战。
在谈论意大利时尚产业走向何处时,Valentina对第一财经表示:“大师的退场并不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是意大利时尚生态成熟的一种表现——它证明这个体系的价值已超越依赖单个天才设计师的阶段。”她相信,意大利的时尚不再依赖个体设计师,意大利时尚的产业生态、教育资源和品牌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更新的能力。
意大利时尚行业下滑,但前景依然向好
去年9月,不少媒体就开始讨论意大利时尚业发展放缓的消息。
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发布的“时尚经济趋势”显示,意大利时尚行业(包括眼镜和美容等相关行业)2024年的营收达977亿欧元,比2023年下降3.5%。另据来自意大利时尚杂志《NSS Magazine》的报道,意大利时尚产业在2025年初开局不利,42亿欧元的贸易顺差,较2024年同期减少11亿欧元。困扰整个意大利时尚产业的核心问题是,生产量正断崖式下跌。
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主席Carlo Capasa认为,意大利时尚行业集体下滑背后有诸多原因,普遍上涨的成本、中国市场消费力下降、中东冲突导致物流成本上升,以及地缘政治动荡,呈现出复杂的影响因素。
尽管大环境处于困境,但他相信,意大利时尚从整体来看,前景依然在增长。“我们预计,意大利时尚产业将在五年内增长20%。我们必须拿出一年到一年半的韧劲,这需要所有人——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公司,共同努力去维系好整个体系,加强时尚产业的稳固性。”
他所相信的,是人们对“意大利制造”依然抱有强烈需求,品牌设计师更应该探究市场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且积极的回应。
近半个世纪以来,意大利设计师纷纷崛起,缔造了一个耀眼的时尚帝国。Gucci、Prada、Versace、Armani、Bottega Veneta、Dolce & Gabbana、Moschino等意大利品牌,凭各自独特的设计语言与创新,在全球时尚圈占据多席。它们的共性是设计风格现代而优雅、剪裁工艺精湛、面料考究,且都抓住了“时尚平民化、服装成衣化”的历史潮流。
意大利服装品牌从制造业起家,许多设计师家族,或多或少都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和印染传统工艺,那是意大利引以为傲的传统手工底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意大利设计师品牌逐渐崛起,不少设计师拥有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比如乔治·阿玛尼是学医出身。
意大利设计的DNA是注重实用,聚焦当代。早年,很多独立设计师品牌以高品质面料、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赢得大众市场,以此引领世界时装风潮。在设计语言上,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基因植入其中,比如Versace的设计中有西斯廷教堂穹顶,阿玛尼则用设计向建筑师安德烈亚·帕拉第奥致敬。
作为年轻一代设计师,Valentina眼中的意大利时尚设计巅峰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诞生了诸多经典设计,呈现出一代意大利设计师的风情与风格。“那个时代的精髓在于,有一种不费力的优雅与简洁美的爆发力,很多设计师在极简主义与个性表达之间取得精妙平衡,那个时期的女性服饰设计,是性感、含蓄而高级的。”
在谈论意大利制造工艺时,Valentina认为,意大利设计的精髓在于设计与剪裁,其首要原则是“穿着者至上”。
“意大利设计不追求用服装去强行改变人的身体线条,而是致力于通过精湛技艺,为穿着者打造最舒适、最自信的状态,同时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不费力的优雅,营造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松弛风貌。”在Valentina看来,意大利设计师用时光沉淀下来的,是一种属于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密码。“意式剪裁的核心,是让剪裁的智慧隐于无形,最终让服装谦逊而精准地服务于人的身体与气质,而非相反。”
“遗产”之上,拥抱创新
在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Stivanano试图以一场时装秀呈现当代意大利设计的风貌。而设计的核心也正符合当下女性主义的浪潮。设计师希望自己的服装,是内外兼修的刚柔相济,也是适应不同穿着场景的多元变化。
比如本季的一款定制风衣,以建筑般的廓形抵御风雨,并饰以独特的红唇印花,展露一份俏丽的浪漫。“这件风衣隐喻的,是女性需要坚韧的姿态面对外部世界,也需要守护内心丰盈。我们希望女性通过服装获得一种‘优雅的韧性’,在不可避免的束缚中,为身心留一方游刃有余的境地。”
Stivanano对上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进行致敬,重新演绎当年的极简审美,新系列中的利落西装与皮革风衣摒弃多余装饰,转而依靠精准至极的剪裁和高级面料本身的质感,用线条和结构来传递力量感。
“每一条流畅的连衣裙,它的性感不在于裸露,而在于女性穿着裙子走动时,面料与身体形成一个流动空间,这种优雅的设计是一种内在自信。这正是90年代所推崇的——不经意的、由穿着者所掌控的性感。”Valentina说。
另一个亮相上海时装周的意大利新锐品牌Contr’Ora,创立不过两年,背后是Ruxiang Dai和Sarah Giusti两位设计师的艺术视角。两位创始人试图打造跨越国界的女装艺术,他们用意大利传统的精湛工艺重新讲述女性的优雅格调,将意式美学呈现给当代消费者。
Sarah Giusti说,品质是一个品牌的根基,而服装的细节和美学,则是灵魂所在。这个新锐品牌摒弃快时尚的速度,以精工细作的方式去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单品。他们的设计灵感常常来自大自然和现代都市,每一季都带来鲜活而经典的系列。剪裁优雅的西装、设计考究的连衣裙,从剪裁到收边的细节都做到考究。因为他们相信,从针脚之间,就能读出意大利制造的工匠精神。
Stivanano创立7年,Valentina认为,整个市场最显著的变化是“意大利制造”正从一种遗产转变为一种创新的语言。
“传统文艺复兴美学与手工技艺依然是我们的根,但差异化竞争力在于我们如何用这份遗产对话未来。意大利设计已不再满足于对古典元素的简单复刻,而是将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对和谐比例、人文关怀与艺术崇高的追求,融入当代设计语言。”她相信,在工业化量产成为主流的今天,意大利手工传统反而因其独特性而价值倍增。“意大利制造不是‘陈旧’的代名词,而是‘可感知的品质’‘有体温的造物’与‘可持续的奢侈’的象征。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可持续性的结合,正是意大利设计当下的核心竞争力。”
在意大利时尚的深厚底蕴之上,创新设计正在Valentina这一代承上启下的设计师之间流转。
未来的意大利设计如何顺利过渡?她认为,关键在于“传承的制度化”,“正如我所经历的,从Prada到Bally,每一位资深匠人都将手工剪裁的秘诀系统化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同时,品牌正通过清晰的品牌遗产管理机制,确保美学精神的连贯性”。
说起意大利奢侈品市场的未来,她相信,那些能深深扎根于传统,同时敢于面向未来大胆创新的品牌,能书写出意大利设计的新篇章。
Contr’ora的设计师则对第一财经表示,上世纪70年代如繁星般生长的设计师风潮,至今依然存在。在意大利时尚的核心城市米兰,世界半数以上的著名时装品牌都在此设立机构,仅时尚相关的公司就有上万家之多,深刻影响着全球时尚风潮。
“个体的创造力如同璀璨的星辰,但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才是滋养创意的银河。”Valentina说,她在意大利科莫的纺织实验室里,看到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利用欧洲设计学院所传授的数字化技能,为古老的面料档案注入新的生命力。她也看到意大利服装行业协会系统地将家族式作坊的精湛工艺,转化为行业共享的智力资源。
她认为,正是这种从教育资源、历史底蕴、供应链、产业体系到品牌管理的系统优势,使得意大利时尚与文化、艺术、历史、审美及社会结构紧密交织,互为影响。也因这种紧密的巨大网络,当一个奢侈品牌背后的设计师流动、更迭或是隐退,都无法影响意大利时尚的生生不息与自我更新。
第一财经在2026春夏上海时装周M SPACE共创聚谈上,发起“时尚出海进行时”圆桌对话,探讨时尚产业拓展全球市场要面对的问题
十年来,近400位中国独立设计师与他们的品牌,借助蕾虎的力量,被市场和更多受众看见。
10月10日,一起共话时尚出海
每回收利用1吨旧衣物,可减少3.6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0.5吨原油及20吨水资源。
阿玛尼已有交代,创意部分将交由副手Leo Dell 'Orco和自己的侄女Silvana Armani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