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国富豪正在放弃对“体面”的执念

第一财经 2025-10-24 10:36:12 听新闻

作者:俞冰夏    责编:李刚

欧逸文的报道有一种奇妙的特质,既与权贵的距离非常近,又反对权贵,然后又似乎在追求某种意义上的新式权贵。

《纽约客》杂志曾有两位中国人熟悉的驻华记者,他们实际的性格经历并不相同。何伟(Peter Hessler)来自中西部密苏里,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最早由美国慈善机构派来中国教英语,他的非虚构写作通常报道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欧逸文(Evan Osnos)则来自几代外交官与驻外记者家庭,童年跟随父母在世界各国生活,青少年时期搬到了全美最有钱的地方之一——康涅狄格格林威治的家传祖宅。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欧逸文很快继承了家族资源,成为大报驻外记者,直到2005年来到中国。与何伟的小人物情结不同,欧逸文更倾向于书写大叙事。他在中国的报道最后集结成书的时候,有了那个似乎总结了2000~2010年在中国发生的一切的标题——《野心时代》。

欧逸文(Evan Osnos)个人官网图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按照写作水平来评价,那么在记者这一行业,欧逸文谈不上多优秀。然而时代发生了变化,他和他这一代很多名记者(如内特·西尔弗、埃兹拉·克莱恩)一样,实际的工作是政治幕僚或政策分析师,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田野”(地勤)幕僚——当代学界喜欢用的“田野研究”,和情报工作中的“地勤”不仅是同一个英文词,也几乎是同一种工作。2013年离开中国以后,欧逸文在《纽约客》的报道,中心主题是美国的贫富差距与权贵政治。处于这样的位置,欧逸文的报道有一种奇妙的特质,既与权贵的距离非常近,又反对权贵,然后又似乎在追求某种意义上的新式权贵。这三重矛盾,在我看来,是如今美国民主党主流意识形态最让人困惑的不解之谜。

不得不说,报道普通人总容易出些美妙忧伤的段落,毕竟值得报道的普通人多少有点特立独行或值得同情之处,至少他们撒谎能力有限。报道权贵是另一回事。权贵的生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自成一种叙事。权贵之人有时候解释不清或无法解释自己的权与贵来自哪里,又意欲通往何方,更不会像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轻易把古怪行为的心灵渊源交代给记者与大众。可能因此,欧逸文的新书《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The Haves and Have Yachts)有着如此满足猎奇欲的书名,实际读起来却缺乏来自受访者哪怕一丁点的精神真实性,更像一份呈递给总统(准确说是美国民主党党魁)的总体性国情咨询报告。这本书呈现出一种几乎是僵硬的、机械的后资本主义形态——无论是超级富人对世界末日的恐惧还是暴发户对虚荣排面的执着,无论是巨额老钱为避税付出的努力还是穷小子在好莱坞恬不知耻搞巨额诈骗,都好像事先有剧本。

普通人写权贵容易陷入某种基础的惊奇主义。当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0年为《滚石》杂志写稿,跟随美国前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的记者团大巴在全国各地拉票的时候,他为这些“人民的仆人”会当着所有人的面恬不知耻地撒谎感到惊讶。“你知道他们肯定觉得你是个白痴”——忽然混进权贵圈的普通人很难没有这样的感受。欧逸文的书里没有这样的大惊小怪,因为他本人便是权贵圈的孩子,对这样的人非常熟悉。他母亲来自中西部的外交官世家,在他当驻外记者的时候,外祖母给他的告诫是不要“累积太多宝藏”,不要“把家里装满垃圾”,因为“每个20世纪的外交官家里都会有个便宜的陶瓷大象,‘又大又丑的操蛋大象’取首字母简称‘Buffy’”。欧逸文的外祖母认为,“你只需要有几样好东西就行了”。他父亲的父母则是二战期间从波兰逃难到美国的犹太人,喜欢招摇过市,家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的艺术品,其中一件“假贾科梅蒂”雕塑欧逸文特别喜欢。“金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成就感,一种优雅表现,一种复仇。”

像这本书里出现的其他地名——摩纳哥蒙特卡洛、佛罗里达棕榈滩、加利福尼亚帕罗阿托以及好莱坞一样,格林威治是那种有钱人不仅有钱,还试图参政议政的地方。《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中对我来说最有趣的文章之一,是写在2020年大选之际,有关格林威治的“乡村俱乐部共和党员”如何成了忠实的特朗普支持者。对欧逸文这样蓝党思维的人来说,这句话从头到尾是矛盾的,因为理所当然,格林威治是美国老钱的格林威治,是布什一家的格林威治,是“洛克菲勒共和党员”的格林威治,也就是说表面与自认为“文明礼貌”的民主党无异,只是想少交点税而已。老布什总统的父亲普利斯科特·布什(Prescott Bush),欧逸文写道,是格林威治8家乡村俱乐部之一蝉联8年的高尔夫冠军。他主业为投资银行家,又活跃于格林威治市政,当过9年的美国国会参议员,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高尔夫搭子”。老老布什是个真正的讲究人,要求儿子们在家吃饭都要穿正装戴领带,孙子们不能喊他爷爷要喊他“参议员”。旁人戏称他为“十诫男”,眼睛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总的来说,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富有贵族气息的“格林威治共和党员”,而不是特朗普那样的皇后区地产商(虽然特朗普也一样学会了热爱乡村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可以想象,格林威治的共和党议员们在2016年理应支持特朗普的对手之一——小布什总统的弟弟杰布·布什。

然而,欧逸文观察到,在某个时刻,格林威治开始出现“叛徒”。当地共和党委员会主席吉姆·坎贝尔来自跟布什家一样老的格林威治老钱家庭,教育经历是“格林威治一条龙”的顶级私立中学、哈佛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某个秋天的夜晚,在一个俯视长岛湾的网球快艇俱乐部——欧逸文擅长白描这样的场景,换作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恐怕早就偏题去写有钱人狰狞的面部表情了——坎贝尔参加了杰布·布什的募捐活动,他觉得活动地点实在不合时宜,尤其是杰布的整篇讲话有关一个名叫胡安妮塔的佛罗里达非法移民以及“移民是爱”之类。“我看了看周围跟我一起来的人,”坎贝尔告诉欧逸文,“我想,‘他是以为自己已经赢了初选吗?’”

坎贝尔像华莱士所形容的那样,感觉自己被满口谎话的政客“当白痴对待”,直到他在电视上看到了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说“我们要么是个国家,要么不是”,坎贝尔听了大呼精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说应当管理边境,而不被当做种族主义者呢?我在瑞士住了十年,他们可不会让我不带护照到处乱跑。”

当地时间2025年9月4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国宴厅,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设宴款待商业和科技界领袖。    视觉中国图

在格林威治,支持特朗普无异于社交自杀。坎贝尔和与他观点一致的格林威治人不敢像往常一样在车上或者家门口插牌子,其中一位承认自己家里“有两顶MAGA帽子”,还没拆封。你可以从欧逸文的文章里看出他们为何忧虑。作为理应保持中立的记者,欧逸文并不掩饰自己对特朗普的反感,从2016年起,《纽约客》等美国“主流媒体”对盖章自己的党派属性早已理所当然。《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一开始,欧逸文描写了2025年初特朗普重回白宫的场景,他旁边站着马斯克、贝索斯、扎克伯格——美国最有钱的三个人。不远处是谷歌的布林和苹果的库克。欧逸文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只属于游艇富豪的派对,是2010年法律改变,政治募捐不限额的直接结果,而特朗普无疑是寡头政治的领袖。格林威治虽然是美东蓝州少有的老共和党重地,这些年也已经全面左倾,甚至如今有23%的少数族裔人口。希拉里·克林顿、乔·拜登和卡马拉·哈里斯都赢下了格林威治。欧逸文认为超级富豪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依然选择支持特朗普,只可能是因为不纯的动机。

“特朗普的兴起经常被形容为恶意收购,”欧逸文写道,“事实上,更像是合资公司,美国精英为了权力,选择接受特朗普主义的条款。”时代的变化是,如今的美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可以这样由记者直接陈述“事实”,且更进一步,可以直接指责“一代没什么头脑的有钱人,从像格林威治这样的地方,给他扫清了道路”。

意识形态上,美国是个特别的国家,金钱光荣又卑鄙代表实干精神和道德堕落,让人上头又让人头晕。格林威治的老派“正确”意识形态是,你可以有钱,甚至毫无疑问,要在那里生活必须有很多很多钱,但你不能看起来有钱,更不能炫耀自己有钱,你对有钱必须表现出罪恶感,具体表现在应当在看不见穷人的时候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可以压榨员工工资或者往第三世界外包一切但在小费上绝不可以吝啬;你必须支持民主党,或再不济,也得表现为“乡村俱乐部共和党”。萨特的“自欺”概念在格林威治肯定是人生必修课。但事情在发生变化,欧逸文注意到“摩根士丹利高管不再比较谁戴的手表更便宜”,且这里的有钱人财富的增长,已经到了再怎么表现谦逊都很难看不出有钱的程度,20米的高围墙已经是格林威治的最新时髦单品。到这里,欧逸文的叙事差不多陷入道德主义的自证陷阱——富到流油的人难道只要给民主党或杰布·布什投票,就能洗干净身上的罪恶,摇身一变成为道德高尚者吗?

《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里另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讲述了盖蒂家族滑稽戏一般的逃税故事。盖蒂家族,像洛克菲勒等家族一样,是名声响当当的美国老钱家族,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体面”的盖蒂家族成员,而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富、石油大亨J.保罗·盖蒂的儿子戈顿·盖蒂二房小三家的两个女儿。生在皇后区的财富管理专家马琳娜·宋是韩国移民的女儿,巴纳德学院毕业的宋曾经也是波希米亚社会活动家,阴差阳错进入了财富管理行业后,宋展现出了皇后区东亚人在这方面的天赋。莎拉·盖蒂和肯黛尔·盖蒂——戈顿·盖蒂婚外的两个女儿——并非一开始就被包括在盖蒂家族的财富网络之内,1999年媒体曝光了戈顿·盖蒂的婚外恋后,戈顿主动承认了这段婚外关系并给女儿们都设立了信托基金。盖蒂姐妹结识了在业界负有盛名的马琳娜·宋,她不仅财务管理能力强,还善于利用左派富人的道德负罪感,会给予很多情绪价值。然而宋与盖蒂姐妹之间还是出现了芥蒂,因为根据宋的说法,她反对盖蒂一家的逃税方法——为了逃避遗产税和其他各种名目的税收,这家人声称自己住在零所得税的内华达州,而不在加利福尼亚和纽约这两个真实居住地申报收入。当宋提出异议的时候,她被解雇了。

在欧逸文的叙事里,宋是主角也是受害者,哪怕她最终上庭得到了百万级别的高额赔偿金。这个故事实际上与宋几乎无关。欧逸文看上去有更大的企图,一是批评美国现有的税收制度,因为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哪怕是亿万富翁,也能把资产完全做成负数,具体操作方法实际上普通人也都知道,那就是把盈收全部用来买游艇,再把游艇抵押贷款供自己日常开销。对盖蒂家族的继承人来说,只要保证不在高税收的州待超过半年,就可以规避交税。

这一切都合法,也是《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的总体观念,就是在欧逸文这样的民主党人看来,体面比起合法更重要。欧逸文似乎认为,不体面的财富应当被审判,就连莎拉·盖蒂最终也接受了这个观点。“我认为我们这些有钱人应该承担税收负担,我并不反对这个,但我想要对的政府掌权,因为如果不对的政府掌权,那他们会做那些我不支持的事情。我很反对军事枪支武器之类,我很支持地球。”作为有钱人,莎拉不希望良心过不去,她的姐妹肯黛尔甚至经常转发伯尼·桑德斯的左派思想推特。人可以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做到道德高尚,这当然很容易,然而在实打实的钱面前,两姐妹还是开除了宋。

实际情况是,道德主义者最终总会面对在实际情况下自证的问题。一个有钱人可以热爱环保,但他真的愿意放弃大游艇吗?而如果超级富豪不能毫无负罪感地享受豪华游艇、雇用明星开私人演唱会、支持自己想要支持的政客甚至偷税漏税,那是否意味着“美国梦”也死了?

《一般富人和游艇富人》(The Haves and Have Yachts)

[美]欧逸文(Evan Osnos) 著

Scribner 2025年6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