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是我国应对百年变局、塑造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10月24日,在国泰海通首届全球资产配置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称。
他指出,外部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纵深发展,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面对新形势,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着力扩大内需,并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培育新动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面向未来五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十五五”时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下降、中国科技创新持续突破背景下,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凸显。”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称。
也有业内人士称,当前国际贸易摩擦频现,资产配置需平衡机遇与风险。此外,全球科技迭代发展与降息周期启动的背景下,中国科技领域成为全球投资焦点,外资增配趋势凸显。
在全球低利率环境持续蔓延、市场波动性加剧的背景下,寻找兼具安全性与收益性的资产配置标的成为投资者的核心诉求。
针对传统配置策略在低利率周期所面临的挑战,苏罡建议,在借鉴海外经验基础上,保险资金需要以资产负债联动为轴心,主动匹配穿越周期。
“纵观海外经验,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多策略资产配置是未来方向,核心内涵是按投资者需求在不同资产之间分配资金、承担特定风险获取预期回报,基本流程是设定业绩目标、战略资产配置、战术资产配置。”浦银理财副总经理叶力俭说。
叶力俭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在货币信用周期中从衰退向复苏切换,应在把握债券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逐步构建包含权益资产的含权组合,并合理设置对组合的波动预期和回撤控制。
贝莱德基金董事长、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范华也建议投资者,在低利率时代背景下做好资产配置,应设定合理的收益目标、适当承担风险、拓宽投资范围,以及拉长投资期限。
范华阐述了资产配置的四个基本理念:持有风险资产可以获得风险溢价、分散化是投资中唯一的免费午餐、合理配置α和β、全球配置需要管理货币风险。
对于未来投资展望,范华提出三大主题:一是投资当下的确定性,相比长期宏观前景,短期发展形势更加明确,建议维持风险偏好;二是策略性地管理宏观风险,通过主动管理应对宏观波动;三是以颠覆性趋势为锚,把握数字化创新及人工智能、地缘政治分裂、低碳转型等结构性转变。
此外,叶力俭称,行业监管正从规模导向转至质量导向,旗帜鲜明地推动资管行业回归“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本源。
国泰海通证券业务总监、财富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信用业务委员会总裁耿旭令称,踏上新征程的国泰海通将着力打造全球资产配置专业能力:一是构建系统化的买方投研体系和服务范式,助力客户提升投资体验;二是积极践行“AI+投顾”的智能资配平台建设,帮助客户实现投资决策更智能、更前瞻、更高效;三是升级“买方资产配置服务体系”和“win产品体系”建设,与广大客户、合作机构构建“同心共赢”的亲密伙伴关系,为投资者全球投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