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治理已正式迈入法治化、市场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中国矿业联合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由自然资源部、天津市政府指导,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日前在天津举行。中国矿业联合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在大会上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法制报告(2025年)》(下称《报告》)。
《报告》称,2024-2025年是中国矿产资源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4年11月修订、2025年7月1日施行的新《矿产资源法》为核心支柱,国家层面密集出台配套法规、战略规划、政策文件与监管措施,同步深化司法保障与执法监督。
《报告》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一整套覆盖“资源安全保障、市场化配置、生态保护修复、全链条监管”的层次分明、导向清晰、系统性矿产资源法规与管理体系,标志着中国矿产资源治理正式迈入法治化、市场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全新阶段。
中国矿业联合会法律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在发布该《报告》时表示,从制度顶层设计看,新《矿产资源法》实现了从“单一开发管理”到“统筹安全、发展、保护、治理”的根本性转变,首次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纳入立法目的,重构矿业权“市场化出让、权证分离、探采直通车”制度。
在管理改革与实践探索层面,这一期间的一系列政策聚焦破解行业痛点:将高纯石英矿确立为第174号矿种,填补“卡脖子”资源管理空白;发布探矿权出让典型案例、构建矿业权市场化交易长效机制,推动公平竞争;出台《矿业权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许可管理》征求意见稿,落地“权证分离”改革,强化产权保护与行为监管;同时,通过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与地质资料管理新规,实现与国际规则接轨,激活数据价值。
此外,政策体系还注重全链条风险防控与绿色转型:矿山安全领域以技术装备“推优汰劣”、执法行为规范、全周期管理为抓手,构建“科技+法治”的安全防线。
在生态治理层面,国家公园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绿色金融目录与碳市场建设意见协同发力,推动矿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战略性矿产出口管制通过“全链条管控、清单式精准施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彰显国家战略意志。

新时期矿产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全链条风险防控与绿色转型。摄影/章轲
北京市雨仁律师事务所矿法研究中心主任申升表示,新《矿产资源法》明确将“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等纳入立法目的,强化国家资源安全保障。
同时,对矿业权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构,明确规定矿业权原则上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性方式出让,终结了以申请审批制为主的旧模式。实行矿业权物权登记与勘查开采行为许可相分离,明确矿业权物权属性,强化产权保护。探矿权人探明可供开采资源后可直接转为采矿权,并创设探矿权保留制度,稳定勘查投资预期。首次设立“矿区生态修复”专章,明确采矿权人为修复责任主体,并完善矿业用地保障。
为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明确支持民资参与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鼓励参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公平准入,优化审批流程,保障合法权益。
申升表示,这套法律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面向未来矿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
《报告》称,2025年是中国矿产资源法规体系迎来系统性重塑与实操性探索的关键一年。一系列举措的核心逻辑,是试图通过清晰的产权界定、公平的市场竞争、透明的政府监管和法治化的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到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这一宏伟目标之中,标志着中国矿政管理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报告》介绍,2025年,国家围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综合利用”全链条,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高度和实操细节的法规、政策与计划,旨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标准体系为框架,以安全绿色为底线,全面提升国家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申升介绍,当前,国家正在构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四梁八柱”。9月11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标准体系及标准研制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标准体系覆盖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储量、绿色勘查、矿产综合利用、地质装备、信息化等全流程,旨在通过标准的制修订与推广应用,为找矿行动提供统一、规范、先进的技术依据和管理准则。
此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也已经开始。“摸清家底”才能“对症下药”。《报告》称,持续性的调查评估能够动态掌握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发现短板。通过评选和推广先进技术,引导矿山企业对标提升,从“吃干榨净”的角度最大化资源价值,减少废弃物排放,这是实现矿业绿色、低碳、高效发展的核心抓手。
《报告》介绍,矿产资源储量和地质资料是矿产勘查开发活动的最终成果和核心依据,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家底的清晰度、矿业资本市场的健康度以及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效率。2025年,中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力度空前的系统性建设,通过发布关键规则、更新专家队伍、重构管理制度,显著提升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国际兼容性与地质资料管理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当前,国家对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编制框架覆盖省、市、县三级
本届论坛将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一是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性作用,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共识构建、批判反思与路径优化。
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资源开发秩序与市场公平。
进一步释放矿业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