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柿子”撑起村民“钱袋子” 三星“分享村庄”点柿成金

第一财经 2025-10-28 09:10:53 听新闻

作者:冬晔    责编:张晓杰

霜降过后,陕西富平县湾里村的柿林渐次泛红。枝头悬挂的,不仅是饱满的果实,更是一个村庄被点亮的希望。

几年前,这里的柿子曾低至三毛钱一斤,甚至烂在树上无人问津;如今,一颗柿子在这里被衍生出柿饼、冰柿、柿漆、柿染、文创、旅游等一个庞大而多元的产业生态,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小柿子”变成了“大产业”,这份蜕变的背后,离不开“关键齿轮”的转动:中国三星“分享村庄”项目的落地,不仅打开了产业升级的大门,也激活了当地产业与人才的内生动力。由此,湾里村开始形成“人才支撑产业,产业反哺人才”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陕西富平县湾里村

“有两年,柿子烂在树上都没人摘。一斤三毛钱,价格是人家说了算。”回忆起往昔,湾里村合作社第二大股东赵增民依然感慨。他是村里的能人,原本在外做建筑包工头,收入可观,但看到家乡的困境,毅然选择返乡,参与基层治理,投身于建设美丽乡村。

转机发生在2018年。中国三星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经过充分实地调研后,决定在湾里村落地柿饼产业设施。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产业发展项目部主任冯忠德道出了当初选择原因:“我们和三星的定位就是要实现弯道超车。如果拼规模拼产量,我们拼不过主产区,所以只能从农民的参与和产业升级的角度,去实现村庄的产业竞争力。”

项目的第一步,是播下“组织化”的种子。富平县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但启动并非一帆风顺。赵增民回忆,当时动员村民入股,最终还差近20万元,他主动加入合作社并出资9万元,担任理事并负责种植基地和传统加工生产。

合作社的成立,让分散的农户抱成了团。标准化晾晒棚和冻库建了起来,收购价从往年0.7元/斤提升至2元/斤,并逐年上涨,村民的积极性被点燃了。

富平湾里村村民采摘柿子

致富,不仅是富口袋,更重要的是富脑袋。这正是中国三星产业帮扶最关注的一点。如果说硬件设施是产业的骨架,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带头人的领导力和努力。

杨维娜是土生土长的薛镇人,曾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副校长。2023年,她受村合作社邀请,正式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全身心投入湾里村。

她的回归,恰逢其时。同年,她参加了中国三星第二次“村带头人访韩”活动, 她深受启发——湾里村要摆脱卖原料的困境,必须延伸产业链,落实“和合共生”理念,挖掘柿子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村带头人访韩”活动期间,杨维娜参观农博会柿子深加工产品

回村后,杨维娜一方面开始推动村民抱团发展,实现柿饼产业标准化、品牌化,用现代化运营思维让“小柿子”撑起村民的“钱袋子”,一方面,杨维娜敏锐地捕捉到产业链上的空白点——那些昔日落地腐烂、无人问津的青柿子。

起初,村民对“用青柿子染布”的想法充满怀疑,杨维娜建起柿染示范工坊,邀请专家培训村民,自己也从零学起调漆、染色。脱贫户王亚萍就是第一批学员,杨维娜手把手教大家。如今,王亚萍已成为柿染技术骨干,还带动了更多村民一起加入。到 2024 年,她已经参加了合作社的第四次分红,收入十分可观。

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浪费问题,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赛道。如今,柿漆订单已排至明年,需求量高达100吨,昔日“废果”真正变成了“金汁”。

2024年,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投建使用,湾里村迎来了产业升级的“里程碑”——“靠天做柿”变成“智能产柿”,国内领先的清洗分选线,实现鲜柿从入厂到洁净处理一气呵成;创新削皮去蒂机让单日削皮量从人工2000斤翻倍至4000斤;专利晾晒系统,有效破解霉变难题并将柿饼上市周期提前20天,显著提升产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这是中国三星产业帮扶模式的再一次升级,也是湾里村实现柿子产业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柿子未来工厂”自动化分选车间

“现在都是客户找上门。”杨维娜说,很多客户背着行李扎在村里,生怕拿不到货。

柿子串联起湾里的产业与梦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

刘耀鹏在看到“分享村庄”项目为家乡带来的改变后,毅然返乡从零学习柿漆制作与染色工艺,如今已成为团队中的核心匠人;柿染工坊主理人陈晨曾深耕房地产行业十年,2024 年以非遗植物染布为起点,通过线上平台打开柿染产品销路,月销售额突破十万元,用市场成绩证明了非遗产品的价值。

如今的湾里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客、艺术家和游客,形成了产业与人才相互滋养的良性循环。

正如杨维娜所说:“三星带我们看世界,不是让我们羡慕别人,而是让我们相信,湾里村也能做到。”如今,湾里村已形成“本土人才 + 返乡人才 + 外部创客”的人才梯队 —— 杨维娜这样的“领头人”领航,赵增民这样的“实干家”扎根,陈晨、刘耀鹏这样的“新创客”赋能,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共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