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在交通运输部今天(10月29日)举行的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介绍,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分方式看,铁路完成投资5937亿元;公路完成投资1.78万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9296亿元、4343亿元和2753亿元;水路完成投资1605亿元;民航完成投资829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货运量平稳增长,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3.9%、增速较二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较快,外贸集装箱韧性较强。此外,前三季度,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
交通运输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介绍,日前,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将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加速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

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
徐文强介绍,交通运输部将聚焦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研发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融合的关键技术,组织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攻克重大技术,研发关键装备,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多类模型、异构算力、通识数据统一调度平台。
“我们还将面向公路、水路、综合交通等领域,研发路网运行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等智能体系,构建覆盖更广、功能更强、协同更畅、安全可控的‘智慧大脑’和‘数据中枢’。”徐文强说。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将针对前期梳理出的860项典型场景,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公路、智慧航运等重点领域,组织一批代表性试点示范,实施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场景落地应用。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完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准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祝振宇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进一步发挥综合运输优势,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将推进铁路和港口集装箱堆场共享,畅通港口后方铁路通道,支持"公转铁""散改集"运输,加快软联通协同融合,健全集装箱铁水联运市场价格机制,推动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造铁水联运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