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MSCI评级跳级至AA,华证仅BBB!纳思达:ESG评级分化背后藏何短板?丨2025中国上市公司ESG报告洞察

第一财经 2025-10-31 13:45:44 听新闻

责编:顾晓燕

2025年10月,MSCI将纳思达002180.SZ的ESG评级上调至“AA”,实现2018年自“B”级起步后的持续提升。作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及行业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纳思达ESG评级的提升不仅是国际资本市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更折射出打印显像行业龙头在ESG治理体系建设上的系统性进展。

纳思达MSCI ESG评级实现“连升三级”

资料来源:MSCI网站,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整理

治理结构:架构优化与道德建设是评级跃升的最大加分项

在MSCI评级框架中,治理维度权重往往最高,尤其是商业道德、股东结构、审计独立性等议题。MSCI在评级分析中指出:“纳思达此次升级反映了公司整体治理实践的显著改善。2024财年,公司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较上年进一步下降;同时,公司已制定详尽的反腐败与商业行为准则,其商业道德实践领先于全球多数同业。”

从纳思达2024年ESG报告可见,该公司治理维度已从“合规导向”迈向“价值导向”。

目前,纳思达已建立由董事会领导的ESG治理架构,并实施ESG各层级层层监管,形成从决策、沟通到实际执行的全流程打通。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ESG委员会-ESG项目工作组”治理架构,充分识别及梳理公司内部对ESG各重要议题的管理归口部门,清晰定义其管理职责,明确规定ESG管理提升规划的要求及标准,推进ESG管理理念融入业务运营实践。据悉,该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及沟通,推举公司内部的资深ESG议题专家,通过经验分享、疑难解答等为公司具体ESG议题的管理进行赋能。

资料来源:纳思达2024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整理

这种"决策-执行-监督"闭环体系,有效解决了此前ESG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责任模糊、落地不畅等问题,大幅提升了ESG风险管控能力,契合MSCI对企业治理成熟度的评价要求。

在商业道德建设方面,公司制定了详尽的反腐败与商业行为准则。每年对所有业务单位开展多项专题审计,每3年全面审计所有业务公司的所有业务,年度专题审计涵盖商业道德、反贪腐等审计内容。同时,利用IT管理系统,对各运营地分公司高风险岗位开展离任审计,落实廉洁审计。

该公司厚植廉洁文化、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面向所有员工开展廉洁培训。2024年共计开展14次反腐败培训,累计参与人数逾1389人,总时长逾975小时,并建立了完善的匿名举报机制,强化员工与供应商的合规意识。国内供应商《反商业贿赂声明》签订率达100%,2024年未发生重大贪腐事件。

纳思达2024年在关联交易控制与反腐机制上的突破,有效回应了此前评级中“治理透明度不足”的质疑,成为其ESG评级快速跃升的核心逻辑。

环境绩效:锚定"双碳"目标,减排与创新双向发力

作为高耗能特征明显的电子制造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是MSCI评级的核心考量因素,这也是纳思达进步最为显著的领域。

该公司在2023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整体碳排放量减少50%"的减排承诺后,2024年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低碳转型,取得了量化可见的成效。

资料来源:纳思达2024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整理

在运营减排方面,清洁能源替代成果突出,2024年光伏自用电量达664.72万千瓦时,同比激增208%,大幅降低了生产环节的化石能源依赖,显示其在自身运营脱碳上的积极行动。在产品减排方面,深化绿色设计理念,将清洁技术融入产品设计、包装及电子废弃物回收全环节,全年回收墨盒和硒鼓约2094.2万个,覆盖1360种产品型号,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模式。同时,公司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建立了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流程,环境合规风险显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纳思达的环境管理并非局限于被动减排,而是与核心业务创新深度结合。2024年,纳思达清洁技术产品的销售额为116.26亿元,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44%。公司旗下奔图5103打印机通过硬件配置和软件算法优化,实现了高效节能和较低碳足迹,成功获得英国标准协会(BSI)的碳足迹认证。体现了该公司为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作出的承诺与努力。这种"绿色创新"模式精准契合了MSCI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机遇的评价维度。

社会责任:从"单点投入"到"体系化践行"

在社会维度,纳思达并未追求“高调公益”,而是聚焦于供应链合规、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与发展等实质性议题,体现出制造业企业的务实风格。

供应链治理方面,公司将ESG要求延伸至上游,依据RBA、BSCI等国际标准,对核心供应商开展劳工、环保、道德合规审计,推动签署《不使用冲突矿产承诺书》。2024年完成1328家供应商ESG审计,覆盖总采购额的80%以上。通过供应商评级和培训机制,推动全产业链ESG水平提升,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供应链ESG风险,符合MSCI产业链协同治理的评价标准。

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2024年员工培训时长累计达8.15万小时,覆盖1.02万名员工,通过技能提升和权益保障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人力支撑。

公益责任方面,从分散捐赠转向精准投入,2024年公益投入达804.23万元,重点支持教育公平与社区繁荣项目,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企业社会责任品牌,提升了社会价值认同度。

社会维度虽非本次评级跃升的主因,但其稳健表现为整体评分提供了“安全垫”。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监管趋严背景下,纳思达对冲突矿产、劳工标准的主动管理,有助于降低潜在声誉与合规风险。

成绩背后的差异:国际与国内评级的分化

纳思达在ESG方面的表现已赢得多家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认可,但在不同评级体系下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截至10月22日,Wind ESG评级体系下,纳思达获得AA级别评级,综合得分在参与排名的43家电脑与外围设备企业中高居第二。

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纳思达的ESG表现时,却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国际评级与国内评级存在显著分化。例如,在华证指数的ESG评级中,纳思达仅获得BBB评级,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华证评级体系中,纳思达的G(治理)项得分仅为78.6,评级为BB,行业(半导体产品与设备)内排名低至109/150。这一差异揭示了纳思达在ESG治理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尤其是在适应中国本土ESG评价标准方面。

当然,纳思达2024年ESG报告也暴露出了其他的短板。

例如,在减排方面,仅提出了整体目标,缺乏分阶段减排路径和具体数值指标,难以让投资者清晰评估减排目标的可行性;对极端气候、环保政策变化等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应对措施披露不足,未建立量化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与MSCI对环境风险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存在差距。

打印显像行业面临电子废弃物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管控、产品能耗标准提升等特色ESG议题,但报告对这些领域的应对措施披露不够深入。在电子废弃物回收方面,虽披露了回收量,但未说明回收处理的环保标准、资源再利用率等关键指标;对产品中铅、汞等有害物质的管控措施仅一笔带过,缺乏具体的管控目标和检测数据。相比国际同行,在行业特定ESG议题的精细化管理上仍有提升空间。

另外,作为科技企业,纳思达的打印设备和芯片产品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却未在报告中说明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用户隐私保护措施及相关风险事件处理情况;在消费者服务方面,仅提及"提升用户体验",未披露产品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关键指标,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维度的管理水平。

结语:AA不是终点,而是更高期望的起点

纳思达此次ESG评级跃升至AA,是其多年持续投入、系统治理与绿色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尤其在治理维度实现“质的飞跃”,在环境维度完成“从理念到指标”的跨越,值得肯定。然而,AA级也意味着资本市场对其提出更高期望:未来能否在范围3碳管理、社会价值创造、ESG战略与商业融合深度等方面持续突破,将决定其能否站稳“领导者”行列,甚至向AAA级发起冲击。

在ESG日益成为企业“第二张财报”的时代,纳思达的故事表明:评级不是公关战,而是系统战;不是短期冲刺,而是长期主义。唯有将可持续发展真正融入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才能在资本、市场与社会的多重检验中行稳致远。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