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行业近年来受需求低迷、用人成本持续高企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持续受到挤压。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缝纫机在纺织服装产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企业压缩成本需求的不断增长,工业缝纫机企业越来越趋向于牵头整合上下游企业,通过新技术的引入以及上下游有效协同配合,降低加工成本、运输成本等支出,提升产业规模化效益。
杰克科技是全球智能缝制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深度应用,并取得了卓越成果,实现盈利能力的逆周期上行。
当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将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而作为一家脱胎于传统制造业的民营企业,杰克科技在AI+机器人的持续深度赋能下,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
作为“未来20”项目的重要观察者,汇正财经持续深入企业一线,探访各个细分赛道明星企业,寻找企业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得以构筑核心竞争的秘诀,同时为投资者识别潜力标的提供参考
爆款单品+成套智联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作为一家以缝纫设备起家的制造业企业,杰克科技凭借持续国际化拓展和科技创新,在近30年的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尤其通过先后收购迈卡、VBM等行业巨头,使公司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品类得到不断丰富,目前已成为全球产销规模名列前茅的智能缝制设备企业。
为应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杰克科技近年来积极聚焦爆品打造与技术创新,以客户痛点为开发方向,先后将“快反王”、“过梗王”等核心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验证,产品份额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杰克科技还以PDM、APS、MES、WMS等数字化软件平台为底座,大力推进向下整合智能工业缝纫机(平缝、包缝、绷缝、特种机、模板机、罗拉车)、智能裁床与铺布机、智能验布机,以及衬衫和牛仔自动缝制设备等缝前-缝中核心装备,并配套电机、电控、机架台板等关键零部件,逐渐形成了“软件系统+智能装备+成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以此为基础赋能客户转型升级。
“我们并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缝纫机的制造商,而是把自己定位一个向服装厂提供智能成套服务的供应商”,杰克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阮积祥表示,多学科领域技术的有效融合,共同构成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一直希望通过成套智能更好的去服务于我们的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
爆款新品份额的持续增长,以及成套智联逐步由试点走向全面应用,成为公司业绩逆周期增长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杰克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持续稳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8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积极拥抱AI+机器人技术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竞争不断加剧,以及“用工难、用人贵”等问题愈发显著,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压缩人力成本的需求愈发强烈。
杰克科技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企业,加快产业上下游整合的同时,也正基于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AI以及具身智能在服装智造场景的产业化应用,主要包含AI缝纫机、AI智能裁剪设备、人形机器人、无人模板机、无人化自动机等。
根据半年报披露,公司在研的高端AI缝纫机已成功进入多家大客户放样,并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场。同时,公司通过跨界创新实现软硬件与AI深度协同,攻克面料智能抓取等核心技术,无人化加工中心也已初具雏形。
“我们希望在明年三季度发布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这将是人形机器人首次运用于服装制造这个场景里,并实现批量化生产落地,这对杰克而言将是具有划时代历史的意义的。” 阮积祥表示。
AI+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的快速推进,有望持续增强杰克科技的综合竞争实力,也有望大大拓展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空间。
“AI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竞争的一个战略高地,谁更快转向AI,谁就能制定行业规则,” 阮积祥称,上半年杰克科技研发支出增长超过30%,用于AI及机器人产品的研发。“随着我们人形机器人的落地,未来三五年杰克将逐渐成为以AI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企业,服务范围将从服装产业拓展至其他领域,”他介绍道。
作为未来20项目的重要观察者和同行者,汇正财经在调研杰克科技过程中,表达了对AI+机器人产业应用发展前景以及潜在市场机遇的高度关注。
汇正财经资深研究员贺峰表示,近阶段以来不断有人形机器人或具身智能商业化应用案例落地,并且出现了一小波订单潮,这并非偶然,“这一现象是技术、政策、市场需求共同催化的结果,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阶段,走向真正可以落地干活的阶段,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简单展示,深入到了工业制造的核心生产环节。” 他认为,类似于纺织服装行业这种存在劳动力短缺,以及一些危险工种或者需要高精度作业的领域,对于AI+机器人产品有着真实需求,且需求刚性较大,诸如此类应用场景中,AI+机器人产品有着较强的商业化应用潜力。

对于国内产业的潜在竞争力,贺峰表示,当前AI+机器人正处于产业拐点,国内企业的优势更多集中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成本与生产规模,巨量的落地场景,以及政府-产业-资本的高效协同,一些在供应链深度以及资金/数据厚度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有望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可观的市场价值。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家最新的顶层设计,还在持续为国产化趋势和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加注燃料。
打造更多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标杆应用场景,在赋能千行百业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以来,从“上天”到“下海”,杭州科技创新成果密集“上新”。这些在杭州山水之间生长的科技成果,是杭州制造硬实力的代表,也是打开未来生活大门的钥匙。
为助力科技企业发展,陆家嘴金融沙龙第19期活动将于7月12日如期举行。
近段时间以来,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密集部署、不断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