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互利共赢仍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专家热评

第一财经 2025-11-05 15:04:47 听新闻

作者:一财国际    责编:冯迪凡

中美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特征十分突出。

2025年10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在韩国釜山举行,这是两国元首时隔6年的再次会晤,双方坦诚友好地对事关中美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并提出要加强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此次会晤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释放的积极信号,是中美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珍贵确定性的负责任行为,也为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美经贸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济纽带之一,其本质是建立在资源互补与市场共享基础上的互利共赢关系。中美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特征十分突出。过去几年,由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从关税摩擦到技术封锁,从供应链“脱钩”到市场准入限制,让以往作为双边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往来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双边经贸关系经历了剧烈的摩擦,给双方以及全球经贸发展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仅中美,全球都在关注中美经贸未来的走向。通过中美双方团队在吉隆坡经贸磋商中达成的相关共识与安排,更让我们看到那些支撑“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论据依旧坚挺且值得重视。

首先,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截然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这构成了天然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性使得双方通过贸易和投资,能够取长补短,实现“1+1>2”的效益。其中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此次吉隆坡会谈中涉及的大豆贸易,中国长期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这笔贸易为美国农场主提供了稳定而巨大的出口市场,保障了他们的生计;同时,稳定优质的美国大豆进口也保障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平抑了国内物价,这是典型的双赢局面。

其次,经过数十年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中国出口、美国进口”模式,而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产业链网络。人为打断这种融合会对双方经济造成巨大损害,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等目标的实现,这一点两国企业和民众都有切身的体会。中美互为对方极其重要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这种市场的相互开放,为两国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降低了生活成本,增加了消费选择,丰富了生命体验。

总之,中美经贸关系绝非“零和博弈”。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说明,从宏观经济结构互补,到中观产业链深度融合,再到微观消费市场相互依存,中美通过经贸合作,各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红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期待未来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继续本着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谈下去,不断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让经贸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元玲)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