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我国将聚焦制造业这一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战场,支持国内外机构挖掘“人工智能+制造”的高价值场景,实现模型、数据、场景的联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在11月5日举行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颠覆性的变革正在酝酿,智能时代加速到来,中国将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聚焦制造业这一应用主战场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日益坚实,人工智能芯片、算法等关键技术加速突破,人工智能的核心企业数量超5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智算规模达到788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终端加速普及,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以Deepseek、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引领全球创新生态。
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钢铁、汽车等重点行业,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关键的环节,我国已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接下来,熊继军表示,要创新合作,支持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体,深入开展技术和人才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要发挥开源社区的驱动作用,加速优质的模型、项目资源和行业数据有效合作,高效配置创新资源,让人工智能惠及更大范围的开发者群体。
同时,还要共拓应用场景。聚焦制造业这一人工智能的应用主战场,支持国内外机构挖掘“人工智能+制造”的高价值场景,实现模型、数据、场景的联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AI+制造”的最佳实践场,上海也正积极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工作,目前已累计培育12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54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高水平智能工厂数量国内领先,有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上海在推动智算、语料、模型、实训场等一体布局,打造模速空间、模力社区、AI创新小镇等生态社区方面做了积极且有成效的尝试。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表示,面向未来,上海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一体化推进技术创新、赋能应用和安全治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具体而言,陈杰表示,一是加强前沿技术的探索,推动基础大模型、垂类大模型的加速迭代,持续推动新型智算芯片,智能体、具身智能等新技术攻关。
二是推动AI的落地赋能,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实施“模塑申城”工作,加快建设制造、金融、医疗等AI的应用中试基地,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三是深化AI的治理合作,坚持智能向善的理念,落实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启动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中心,深化与国际组织、专业机构的交流,加强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
AI加速进入制造场景
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在宁波联合举办智元精灵G2线下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并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标志着交互式具身智能技术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
近日,智元机器人又公布消息称,其研发的真机强化学习技术,已在与全球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龙旗科技合作的验证产线中成功落地。这标志着真机强化学习技术首次从学术论文走向工业应用,为具身智能工业化开启新纪元,也为消费电子等精密制造领域带来 “即插即用”的智能升级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第一个工业场景柔性制造的一些应用,现在已经到了实验室落地的阶段。”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姚卯青表示,具身智能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更是与全球并肩探索的智能边疆。
已经连续第八年参加进博会的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也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代技术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改变了应用场景,更重塑了人机交互的范式。AI正在成为新的用户界面,人机交互正在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逐步迈向以智能体为中心的时代。伴随交互方式的转变,计算架构也在同步重构,从传统的集中式向分布式异构计算领域转变,AI模型也呈现混合化的趋势。在这一架构的变革中,边缘数据的价值日益凸显,如何在本地快速处理、实时响应,已成为AI落地的关键。
“随着感知计算与连接的深度融合,这一趋势还将推动我们迈入6G时代。”孟樸表示,高通公司早已启动6G研发,并积极为未来的部署做好准备。“我们预计最早在2028年,就会看到6G预商用终端的面世。”
孟樸表示,正是看到中国AI生态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9月24日,高通携手合作伙伴启动“AI加速计划”,致力于携手中国产业生态,释放边缘智能的全新能力与应用场景,加速规模化落地,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在孟樸看来,从3G、4G到5G的每一次技术演进,高通始终将全球领先的技术愿景与中国的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坚定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同行。
德国思爱普SAP全球副总裁易培继则介绍了SAP最新发布的《SAP AI价值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AI上的投入已开始产生正向回报。该报告由SAP委托牛津经济研究院开展,调研了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德国、印度、新加坡、英国、美国共8个国家不同规模企业的1600位高层管理者,其中包括200位中国企业受访者。
调研显示,中国受访企业今年在AI领域的平均投入高达4280万美元,这一投入规模位居全球首位,超过美国(3700万美元)和德国(3400万美元)。预计今年投资回报率为18%(约合730万美元),未来两年将接近翻倍,达到 34%(约合1880万美元),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前全球平均16%,两年后预计31%)。
超过八成(84%)的中国企业预计,其AI投入将在三年内实现正向回报。多数受访者认为,到2029年,AI将成为业务流程、决策制定及客户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预计这类机器人未来两三年在实验室里会更成熟,如果要变为产品则需要更长时间。
一场关乎未来城市竞争格局的赛跑已经开启
智元发布G2机器人、苹果AI搜索团队高管将跳槽到Meta……
尽管上纬新材已经多次重申,市场对上纬新材和智元的想象似乎没那么容易停止。
数贸会上,星物种机器人拿到1600多台订单,“图灵1号”系列清洁机器人订单约3亿元,其中阿联酋客户就预订了2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