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个进中国大陆投资的外企,开始从中国采购硬核科技了

第一财经 2025-11-06 14:34:04 听新闻

作者:陈奇    责编:郑嘉维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1979年,正大集团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企业,带着资金、技术和《正大综艺》的温情记忆,成为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启蒙者之一。46年后的今天,这家深耕中国的泰资巨头,却悄然转身,从中国采购起了“硬核科技”——支撑其数字化转型的AI供应链软件系统。

10月29日,正大集团与菜鸟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先进的数字解决方案,加速正大旗下CPAXTRA在泰国及东南亚市场的智能零售科技发展进程。

正大集团反向采购中国硬核科技的背后,是“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1

从“输入”到“反向采购”

“我们常常说,以前是大鱼吃小鱼,现在不管是大小鱼,快鱼可以吃每一条鱼。”谈起当下的零售竞争环境。CP AXTRA集团批发业务首席执行官谢宇宸这样形容。

CP AXTRA是正大集团旗下零售板块的旗舰企业,运营着万客隆(Makro)与莲花(Lotus's)两大品牌,业务覆盖泰国、马来西亚等五个国家。近两三年,这家公司从一家传统的零售公司转向线上线下平台,如何变得“更快”成了这家老牌巨头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管是泰国、东盟或者中国的顾客,他们的要求有了很多改变。”谢宇宸表示,过去做零售只是拿货从仓库送到门店,但随着用户对履约速度的期待上升,CP AXTRA开始做电商事业,向3个小时配送看齐,他甚至看到,未来泰国的顾客也可能像中国顾客一样需要25分钟送达。这意味着复杂的供应链升级,种种挑战下,他们开始选择向中国企业取经:“如果没有菜鸟,我们很难让顾客满意。”

这是站在1979年的关口,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泰国正大集团和美国康地公司联手在深圳成立的“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为中国输入了最紧缺的资金、现代化农牧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而如今,CP AXTRA首席数字官 Khun Tirayu Songvetkasem坦言,作为拥有36年历史的传统零售公司,CP AXTRA的数字化转型非常难,除了系统层面上的提升还需要思维模式上的转变,需要新的经验和合作对象,把新的观念带进来。

这一次,CP AXTRA开始“反向采购”中国企业的解决方案。Khun Tirayu Songvetkasem告诉记者,当CP AXTRA为了提升物流效率在全球选择供应商时,能够处理庞大日常单量和双11单量的菜鸟成为考察对象,除了技术能力的展现,菜鸟在合作的第一周就派了30人到泰国驻场,三个月实现了合作开发系统的上线,让CP AXTRA能迅速实现所有门店应用。双方联合开发的iWM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在万客隆门店全面推广后,拣选包装效率提升140%;TMS(运输管理系统)结合CP AXTRA的4000辆运输车队,将每日配送订单从1.5万单提升至10万单。

菜鸟战略合作部总经理金灵羚则告诉记者,菜鸟之所以能快速响应CP AXTRA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依托的是“两大智能引擎”:一是智能门店履约引擎,通过将原本低效的“按单拣选”升级为“波次拣选”策略,一波次拣选完很多sku,然后再把这个波次拣选到的这些商品对应到不同的订单,并针对不同门店类型定制适配方案,显著提升了拣选效率。另一方面是是动态陈列引擎,融合阿里新零售经验与门店历史数据,结合季节、促销等多重因素,实现“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让对的商品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数字化是做一切优化的基础,我们把包括人员的效率,人员拣选的精确率等所有数据收集到了,再针对不同的效率,不同的人员的经验去做更好的优化。”金灵羚强调。除了持续助力CP AXTRA的IWMS、TMS以及门店陈列系统升级,菜鸟还将在未来一年内从全链路视角把所有CP AXTRA的供应链数字化端到端串联起来。同时进一步将更多的自动化设备融入到CP AXTRA,包括仓储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以及门店数字化硬件的应用。未来三年,随着菜鸟不断探索AI在供应链行业的应用,以及探索无人驾驶在供应链行业的应用场景,菜鸟也希望与CP AXTRA共同探索如何把AI以及潜在的新技术应用到东南亚市场,帮助CP AXTRA保持东南亚第一的目标。

“我相信我们正将世界领先的系统带进泰国跟东盟的市场,重要的是怎么让这些世界领先的系统适合泰国和东南亚市场。”谢宇宸说,相信跟菜鸟的合作只是一个开始,与阿里其他业务的合作也被期待着。随着“反向采购”的成功,更多中国解决方案正在被这家“新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看到。

2.

从“学习者”到“标准制定者”

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迈入全球化浪潮,更多企业正在参与全球技术、商业变革,转向全球产业链的“标准制定者”。

“供应链全球化是非常确定性的趋势,越来越多客户有供应链转型和提升的诉求,这是特别大的机会。”此前,菜鸟高级副总裁、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化、科技正在成为菜鸟聚焦的两大方向。

过去多年,菜鸟持续布局数字化和自动化研发,结合物流运营经验,形成了既具有技术领先、又贴合场景的供应链物流科技产品。同时,菜鸟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已经在美洲、亚太地区、中东和欧洲等地设立了物流科技本地团队,保障多个全球项目的合作与交付。截至目前,菜鸟物流科技产品已经落地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项目达到800余个。在技术优势与能力创新中,菜鸟将“硬科技”作为新的商业化产品,也获得参与更多市场的空间。

CPAXTRA与菜鸟深化合作、共创解决方案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正合力构建一个更加互联、真正国际化的数字科技商业生态系统,通过科技驱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增长动力。 这也意味着,中国智造,正在从承接订单走向发展核心科技、定义规则,参与全球供应链版图的改写。

挑战仍然存在,无论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人员管理问题还是技术适配造成的差异化问题,都考验着中国企业。菜鸟物流科技亚太区总监卜焦表示,例如在越南,由于缺乏保护商品的泡泡膜等包材供应商,当地衍生出不同的运营模式,就要求企业不能照搬国内方案,而要深入业务运营中找到差异点,优化适配当地需求。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在这些市场挑战中不断发展系统化能力,变得更加灵活,具备更多全球气息。

“疫情之后,一个明显的趋势改变是我们接待了非常多欧美的客户,尤其是今年,他们来中国,想看看中国是怎么做的,中国在这个垂类的领头企业是怎么做的。”卜焦透露。在与正大集团的合作中,菜鸟也感受到,相比上一世代东南亚企业都认为欧美系统是世界一流的,随着中国企业整体技术和全球形象的提升,东南亚及海外市场对中国解决方案和中国经验有了更多关注。菜鸟拿下“第一个进中国投资的外企”的订单背后,中国“硬科技”的口碑与实力印证更具象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集体迎来的一个全新的窗口期。除了菜鸟,这种系统性的能力输出正在多个领域发生。华为的5G技术为全球数字基建设立新标准;比亚迪的电动车技术正在改写汽车产业格局;大疆的无人机技术定义了行业应用的新范式;字节的算法推荐重塑着内容分发逻辑;阿里的云计算和物流系统则为全球电商、科技树立新标杆。在更多中国企业凭借“硬科技”打响国际知名度、获得收入的背后,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正在经历结构性升级,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持续上移。

“我认为无论在新兴市场还是老牌市场,中国科技和解决方案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比如说当一个越南快递员将一个包裹送到偏远乡村的时候,现在背后已经是中国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参与其中,很快就可能是AI大脑帮助他一起去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包裹配送。”卜焦说。在菜鸟与新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的新故事里,中国方案,正在致力于成为驱动世界的新引擎。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