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企业正在加速抢占全球市场。
随着国内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全球市场能带来新的增量和更高利润已是快递行业的共识。近日,菜鸟集团高级副总裁、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资本开支的角度看,今天在中国建立一张快递网络的难度是大于在海外建立一张快递网络的,换句话说,国内市场已进入“高手互搏”阶段,海外市场同样艰难,但看得到更多机会。
这是一个近20万亿规模的市场。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至2024年期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至18.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75%。预计2025年全球跨境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万亿元。
但掘金海外市场仍不是一门轻松的生意。海外市场的时效与价格竞争不断升级,核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关税等不确定风险激增,中国物流企业的全球化征途正在驶入深水区。
时效竞争加速
熊伟透露,今年菜鸟全球化业务整体占比已超 50%,外部业务超过来自阿里的业务,他形容如今的菜鸟进入“3.0时代”,聚焦于全球化和科技。
过去一年,伴随着阿里集团整体“服务电商”战略重要性的提升,菜鸟部分相关业务划向阿里电商事业群,战略重心进一步转向高利润的全球化物流,开拓外部客户。
物流网络的全球化具有重资产、长周期、需要长期布局和大量投入的特点,但值得关注的是,比起开拓新市场,如何把网铸得更密正在成为物流企业的一项挑战。
背后是海外市场的时效竞争和价格比拼加速。熊伟介绍,从跨境物流的时效竞争来看,最早跨境物流的挑战是必须做到20天以内,做不到的企业会被淘汰掉。两周以内的时效是让消费者比较有信心使用的阶段,有使用的确定性。而时效到了一周以内,则是消费者比较开心的状态。
目前,头部快递企业在逐步推进一周内乃至五个自然日送达的产品,这事实上也成为快递行业“军备竞赛”的关键。
一个趋势是,海外用户为快递时效付费的意愿正在不断提升。五年前,菜鸟推出分档产品时,2美元20日达的订单比例占到30%-40%,后来5美元10日达逐渐扩大市场规模。熊伟透露,目前、菜鸟主力产品中,5美元10日达的产品已占70%左右的份额。而10美元5日达的产品占到了20%-30%的份额,2美元20日达仅少部分市场在使用。
电商业务仍是快递企业全球化的关键,目前,菜鸟全球化业务中电商相关占比达70%。电商市场及快递企业自身的规模增长成为物流企业推进全球业务网络化和规模化的关键,伴随着跨境电商的趋势变化,物流企业也在走向不同的方向。
“从中国卖家视角看,他们的业务全球化还需要经历一段过程。”熊伟表示,很多公司近期在美国碰到挑战后开始思考怎么去挑战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市场,但一些海外平台在当地已经算深耕。而一些领先的中国电商或海外电商,在秘鲁、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土耳其等,都有和物流企业的合作需求。
目前,菜鸟整体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深度运营(指产品和服务在当地有明显优势)的国家有50个左右。伴随着跨境电商的不确定性和全球化扩大,物流企业如何建立一张更广、更全的网络也变得更为迫切。
不确定下的确定性
伴随着关税和贸易战,加大投入海外市场的物流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强,如何应对变化是一项挑战。
今年以来,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等造成跨境电商的合规风险及成本激增,也在密切影响全球物流的未来走向。
中信建投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关税政策变动预计将影响跨境物流清关时效、增加成本,带来海外仓配送业务发展,仓配价格上涨。报告预计,2025年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将下降超20%,海外仓订单需求提升8%。
熊伟同样认为,这样的政策变动肯定会有利于海外仓和海外本地的发展,但海外仓和海外本地快递实际提高了跨境商家的门槛,菜鸟正在通过整个网络的效率提升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希望提供更多选项。
“我们的观察是跨境直发的模式其实不会变少,只是会更加差异化。可能以前一个商家只做美国就能完成他的增长目标,未来要做更多的国家。”熊伟表示,海外仓和海外本地业务如果能满足相关的需要,增长当然会更快,跨境直发模式在一些国家会面临政策挑战,但并不让人特别担心,长期来看,行业会在多种物流模式间取得一个理性的平衡。
海外电商仍然广阔的增长空间是物流企业的信心来源。熊伟表示,中国电商渗透率占整个零售行业接近40%。是全世界最高的,体量也是最大的。但今天除了中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电商渗透率大概在10%-20%,海外电商提升到20%-30%,甚至30%、40%的渗透率,是一个非常确定性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快递企业的全球化业务仍将处于投入期。“今天我们布局一个节点,可能需要花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才能到一个理想状态,这个事可能在中国只要一年就能完成,但我们也必须要在五年前布局下去。”熊伟表示。
围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正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效能加速释放。
和国内物流仓库几乎一致的工作设施与本土化的工作人员结合,成为了中国物流企业出海的标志性场景。
货车司机是劳动者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货运物流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
快递江湖的故事再度发生变化。
全国率先试点“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首次实现全国自贸区原产地证智慧审签,设立全球中心仓,以“MCC前海”物流新模式实现全球集拼分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