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欧洲机构房地产投资策略对中国商业地产的启示、机会及信号

第一财经 2025-11-07 15:10:23 听新闻

作者:温天    责编:张健

欧洲机构房地产投资策略对中国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启示在于其“韧性资产+可持续驱动+组合平衡”的底层逻辑。

(本文作者温天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最近看到部分头部房企境外债务进展和融创的公开声明,我在与欧洲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中觉得欧洲地产已率先走出泥淖,开始对有韧性资产耐心资本介入。其中的经验或许我们可以借鉴。

一、核心策略提炼:欧洲机构的底层逻辑

欧洲传统机构长期资本对城市更新的投资策略可概括为“韧性资产+可持续驱动+组合平衡”三大支柱:

资产类别聚焦:优先选择抗周期、需求稳定的物流与轻工资产(如高标仓储、智能制造配套空间),规避传统商业地产的波动性;

可持续性整合:以机构投资者普遍使用的一种评分办法GRESB高分为核心竞争力(91分/5星评级),将绿色建筑、节能改造、ESG管理融入资产全生命周期;

组合管理逻辑:兼顾“长期稳定资产”(现金流安全)与“增长型资产”(多元化潜力),平衡风险与收益。

二、对中国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调整启示

①(一)商业地产:从“传统零售/办公”向“韧性资产+可持续升级”转型

中国商业地产正面临传统业态过剩(如购物中心空置率超10%)与新经济需求错配(电商物流、产业升级空间短缺)的矛盾,欧洲经验提供以下调整方向:

②(二)住宅地产:从“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品质韧性”转型

中国住宅地产已进入**“房住不炒”与“存量主导”**时代(2023年存量住宅占比超60%),欧洲机构的“高质量资产”逻辑可延伸为以下调整方向:

三、机会产生时间:政策与市场的共振节点

③(一)商业地产机会窗口

短期(1-3年):物流地产与政策红利期

我国“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建设120个国家物流枢纽”,2023-2025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扩容至165个)、城乡冷链物流工程将释放高标仓需求,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产业集群核心城市(如苏州工业园区、深圳前海)率先受益。

中期(3-5年):产业升级驱动轻工/产业园区爆发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比目标达2.8%),配套的“研发中试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需求上升,城市更新中“工改新”(工业用地改新型产业用地)项目(如广州天河智谷、上海张江科学城)将成为热点。

长期(5年以上):存量商业可持续改造潮

当“双碳”目标进入强制约束期(2030年新建建筑100%绿色标准),老旧写字楼、购物中心的节能改造(如光伏屋顶、智能电梯)、ESG认证(如国内绿色建筑三星评级)将成为融资与招商的核心门槛,催生专业改造服务商机会。

④(二)住宅地产机会窗口

短期(1-3年):城市更新政策落地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十四五”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1.9万个小区、居民超4200万户),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如北京劲松街道、深圳白石洲)的基础类改造(水电路气)与完善类改造(养老托育)将释放工程与运营需求。

中期(3-5年):绿色住宅规模化发展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超30%,超低能耗住宅(如北京“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将获得税收优惠(如增值税减免)与信贷支持(绿色开发贷利率下浮10%-20%),头部房企(如绿城、金茂)的“绿色产品线”溢价空间显现。

长期(5年以上):人口结构驱动细分市场

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30%,“适老化住宅+社区医养”(如保利和熹会)、“代际亲情住宅”(如万科“养老公寓+青年公寓”组合)等细分产品将形成差异化赛道。

四、信号识别:政策与市场的关键指标

⑤(一)政策信号

商业地产

发展和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物流/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如用地指标倾斜、税收优惠);

证监会扩大REITs试点至物流仓储/产业园区(2023年已有华夏合肥高新产业园REIT等上市,底层资产为产业园区)。

住宅地产

地方政府出台城市更新条例(如深圳、广州明确“留改拆”比例,限制大拆大建);

央行将绿色住宅开发贷纳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降低首付比例、利率优惠)。

⑥(二)市场信号

商业地产

头部房企(如万科、龙湖)剥离传统购物中心,加码物流板块(万纬物流管理规模超1800万㎡);

外资机构(如黑石、凯德)增持中国产业园区资产(2023年黑石收购上海临港产业园项目)。

住宅地产

绿色建筑认证项目占比超90%(2022年数据),房企年报中“ESG投入”披露率从2019年35%升至2023年78%;

二手房市场“次新品质住宅”(2010年后建成、绿色设计)溢价率较老旧住宅高15%-20%(如上海浦东金桥板块)。

⑦(三)行业评级信号

当中国版“GRESB”体系成熟(如中房协“房地产ESG评价体系”、中债资信绿色建筑评级),且成为融资成本定价依据(如ESG评分高的房企发债利率低100-200BP)时,标志着可持续性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机会窗口全面打开。

总结

欧洲机构的策略揭示:房地产投资正从“规模驱动”转向“韧性+可持续驱动”。对中国而言,商业地产需加速向物流/产业园区转型,住宅地产需聚焦存量更新与绿色品质,机会将伴随政策红利(如物流枢纽建设、城市更新规划)、市场需求(产业升级、老龄化)、评级体系成熟(ESG标准化)逐步释放,而政策文件、资本流向、行业评级是三大核心信号。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