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11月7日,财政部公开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全文超1.8万字,主要阐述了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并展望了下半年财政政策。而其中不少内容与老百姓、企业利益息息相关。
比如,在备受关注的民生方面,今年财政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报告》称,按照全国总体2%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上半年下达补助资金1.1万亿元,支持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年财政工作一大重点是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这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了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能否遏制地方新增隐性债务备受关注。
此次《报告》称,新增隐性债务得到有效遏制。比如对未纳入预算安排的政府支出事项和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坚决堵住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途径。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建立隐性债务问责闭环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审计、审核、核查、检查、调研、督导等方式,完善新增隐性债务发现和线索收集,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一些备受关注的财税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比如,《报告》称,统筹考虑央地收入划分、征管能力等因素,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改革。
今年财税改革任务中,上述消费税改革是一大重点,目的是借此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增强地方自主财力,并引导地方改善消费环境。但目前究竟哪些税目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环节,且这一收入如何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分配,仍有待观察。
《报告》对后续财政政策展望备受关注,具体有六大重点任务: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和水平。
比如,在民生保障方面,《报告》称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好育儿补贴制度。
在防风险方面,财政部将继续实施一揽子化债政策,在稳步推进隐性债务置换的同时,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露头就打、严肃问责。强化财政运行分析研判和动态监测,加强库款调度和应急处置,推动“三保”底线筑牢兜实、基层财政平稳运行
《报告》称,下一步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落实各项财税改革举措,努力在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零基预算、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消费税改革、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