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第一财经和健闻咨询联合主办“医健产业 可持续创新论坛”。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发表“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顶层设计到临床可及”的主旨演讲。
今年年中,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
“政府选择这个时候出台,对中国整体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现在虽然呈现发展蓬勃之势,但是领先的First in class品类不多,同质化竞争明显。如何更好满足国民对健康的需求,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的产业发展和竞争中有一席之地,这是出台这一文件的重要方面。”邬惊雷表示。
近十年来,中国原研药和新药数量已处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中国创新药的质量也在发生变化。2018年至今,上市的一类新药的数量非常快地增长。而且中国本土药企的对外授权数量,也在加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量超过660亿美金,超过了2024年全年BD的交易额。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望从多个方面促进中国制药产业做大做强。
比如医保数据的研究和应用。中国的医保数据,包含了疾病种类和比例、人群结构的变化以及临床用药和药械整体的需求,包括支付标准,谁来支付,比例多少等。这些数据的应用,对于整个新药的研发以及保险产品的开发非常重要。
最近两年,医药创新的融资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广东等区域,融资额较前些年有所减少。“《若干措施》对于商保和医保如何支持创新药,如何利用国家的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专项以及国家在近十年建立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中心,共同支撑企业在创新药械方面的发展,这也是《若干措施》中很重要的亮点。”邬惊雷表示。
政策也在聚焦创新药准入方面发力,比如基本医保目录如何快速纳入创新药,以及建立商业健康保险的创新药目录。“特别是上海最近还有一个措施,一旦纳入商业健康保险目录的创新药用药,都不算DRG/DIP,以及不算自费药考核的内容中,都是慢慢地为创新药进入市场和临床的应用开辟条件。”邬惊雷说。
这次的《若干措施》特别强调了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对于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目前情况而言,其对创新药械的支付和补偿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政府在最近还特别出台了《关于推进健康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推动健康保险、健康管理融合发展。
“商保和医保有效结合,我个人觉得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符合国情的选项。而在这一选项中,重点的应该是让创新药械如何能够快速地应用到临床,使人民群众得实惠,使健康结果更好,群众的生活质量更高。我们的保险产品要覆盖基本医疗不够的部分,特别是慢性病、罕见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邬惊雷表示:“归根结底,在中国这样的选择一定是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好的商保模式和产品,积极引导我们的个人、社会,特别是企事业单位以及商业保险公司形成联动,使得中国的健康保障体系能够更加完善和成熟,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基本医保目录谈判结束后,再进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
要持续提升经济运行调度的科学性、精准性,加力冲刺打好全年和“十四五”的收官战。
9月2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与首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的复评结果,标志着本年度“双目录”调整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在郑艺看来,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和公共健康是中美必须共同努力的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