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段政明:医药创新要紧盯临床价值

第一财经 2025-11-08 22:26:07 听新闻

责编:王艺

11月7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第一财经和健闻咨询联合主办“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来自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专家和知名跨国企业高管,进行了一场围绕政策与产业的深度互动。

在这场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保专委会主任段政明就“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主题进行发言。

“在五年前、十年前,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医药、中国的器械会有创新。但是现在中国药品和器械的创新已经走在产业的第一梯队。”段政明表示:“三医发展进入今天,或者下一步的延伸,我个人认为一定是以支付为导向的三医发展和治理。这个支付为导向,不仅仅是基本医保,更包含着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捐助共同发展的一种支付。”

他认为,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现在就是两条腿走路。重要的是医保目录国谈准入鼓励创新。仿制药集中带量采购,则是鼓励竞争,通过对仿制药价格水分的压缩来转移到创新药的支付。医药创新要紧盯临床价值,新产品有没有带来临床上的获益。

“真正的创新比如说First in class,首先是你开辟了新的治疗领域,以前有病没有药。第二,你发现新作用机理;第三,你发现了新的作用靶点;第四,你发明了一种新的物质;第五,你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他表示。

据段政明观察,2024年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80%是两年内创新的药品。医疗、医药和医保之间的矛盾在于医疗和医药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但是医疗支付的能力具有边界。“也许这个矛盾永远解决不了,但是我们在任何时期内,一定要寻找医疗医药和医保之间的价值平衡。”

他认为,医疗技术有高度的垄断性,正是由于医疗技术的高度垄断性必然带来政府的强监管,行业强自律,个人强守信。耗材作为一个产品,应该尊重市场的规律,进行市场机制,由医院来决定用谁和不用谁。

中国医药行业的红利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期待大家做一个乐观的长期主义者。中国产业的投机时代已经过去了。”段政明表示,“未来唯有脚踏实地的工作。”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