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7日至8日,中国2025年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第二届玻璃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蚌埠举行,同期还发起成立了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
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的发起意在打破技术壁垒、打通合作堵点、实现协同创新,共筑安全稳定产业生态链。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化、生态化的协同作战新阶段。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在大会演讲时披露了一组数据:2025年,我国显示材料产值在全球占比预计达48%,但基板/载板玻璃领域,全球前三大厂商市占率超过90%,我国本土企业市占率仍不到10%。
“未来这个行业风险在加大而不是在减小,对产业链安全的要求大于对效率的要求。”胡春明判断,当前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整体仍处于“基础级”。
有关“基础级”的判断既包括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包括全球既有头部企业在技术领域的种种限制。
虽然国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成果越多、也就越接近既有头部企业的先进水平,就越是能够引起这些企业的“警惕”。
自2024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显示产业发起的“337调查”案件显著增多。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肇琦告诉第一财经:“我亲历了企业从打破国外垄断到实现自主可控的奋斗历程。我们建成了国内首条G7.5、G8.5+溢流法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实现了基板玻璃关键材料与装备的国产化替代,核心环节自主可控率显著提升。”
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以漫长的诉讼消耗对手,制造市场不确定性,是要达到保全自身专利“护城河”、又迟滞竞争对手发展的双重目的。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顾问郝梅平告诉第一财经,国内企业要“两条腿走路”,既要专注技术突破,又要构建市场联盟,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她举例说,早年某企业曾经花亿元引进一条医药用途玻璃的生产线,很快投产,产品合格,但就是没有一家下游企业采购,最后这条生产线只能废弃。
在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成立仪式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力表示,今后要走“坚持开放合作,努力提升全产业链的协同能力”的路径。本次大会后将发布第二批供需清单并签署多项产业链合作协议,旨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协同发展”。
显示产业正在进入“AI+泛显示”的融合发展新周期。
千里科技已制定相应计划,目标在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
嬗变的过程中,对内要防止行业内卷,对外要增强抗压能力。
到2028年,打造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集群,与全国产业链深度联动,锻造一批长板环节。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或将不再仅仅凭借其体量规模赢得全球关注,也将凭借这些难以复制的稀缺属性,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支点。